暗黑 荣耀「黑暗荣耀全球爆红漫长的季节却走不出国门别急」
文|令狐伯光
《漫长的季节》的大获成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它并没有像韩剧《黑暗荣耀》在世界上爆红,国内观众对于国产影视剧在外国火,所谓的“文化输出”还是有执念的。
否则,年初《狂飙》国内爆红的时候,网络上不会传出什么外国也爆了,《漫长的季节》反而不太具有代表性了,因为这部剧在国内也算不上大爆。
之前我也写了不少中国流行文化输出的文章,认为中国文化所谓的输出不用太强求。
上一部各方面如此均衡的新派国产剧还是《琅琊榜》,但我认为它文本内核不如《漫长的季节》,本质还是一部偶像爽剧。不过,《琅琊榜》等古装剧文化输出却不错,也一直是国产剧对外输出的题材,哪怕网络小说玄幻啥的也是古装。
这几年国产影视剧对外输出除了古装作品,这个现代言情剧,都市甜宠也是起来了一波,至少在东南亚那块已经开始超越韩剧,但国内观众却嫌弃得不行。
相反国内观众喜欢的神作《山海情》《觉醒年代》《狂飙》《三体》是输出不了的。《漫长的季节》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国产剧巅峰是哪个时代?为何“文化输出”却不行
90年代末到2010年才是国产剧的巅峰时代,电视剧神作不计其数。
像谍战剧《暗算》《潜伏》《悬崖》;历史剧《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等,战争剧《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年代剧《大宅门》《闯关东》等。其它像军旅剧《士兵突击》,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等。
这些内地剧无论是镜头语言,叙事文本,角色塑造再到内核表达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港台文化精英北上内地,和内地精英合作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再到《秘史系列》;港台自己的琼瑶剧,《风云》《仙剑》,周易武侠剧等等,也都创造巅峰。
国产剧制作,内容和艺术巅峰就是90年代末到2010年左右。但国产剧的文化输出巅峰却并不是这十年。
我记得前两年还看到一个新闻,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评选的20世纪百大华语电视剧,结果上榜的大多数都是经典港剧,前10当中有9部都是港剧,第一名是《上海滩》,而《三国演义》第十名。
后面仙地还上榜的只有86《西游记》,其它内地剧只有零星作品了。
新加坡的那个百名榜单也是一样的,《三国演义》第9名,而《雍正王朝》第16,《康熙王朝》第35,《西游记》第39,然后就没了。
虽然这个榜单选择到2000年为止(20世纪),但是据我所知,2000年后的国产剧,特别是内地剧在外国爆红的并不多,特别是那些内容和表达非常精深的内地剧,我们是主场优势还是有很多剧爆红。
大家仔细想想,当时内地剧是不是也受到港台剧严重冲击,内地观众也爱看港台剧。
像《妙手仁心》等香港职场剧,《法证先锋》等香港警匪剧,《创时代》等香港商战剧,再到《流星花园》代表的台湾偶像剧?
这些港剧在东南亚仍然很火,《流星花园》代表的台湾偶像剧,和内地的8090后这一代观众一样,也是当时不少东南亚观众的童年情怀。
否则,2018年那么烂的《新流星花园》,王鹤棣等明星不会在东南亚那么火。
古装剧输出第一,现在轮到甜宠,国产剧文化输出“跑偏了”
中国古装剧最好的年代,中国观众问到肯定会说2010年之前,现在的古偶剧大多数都是答辩。哪怕就武侠,以前的古装剧男女主角男帅女美,还各有特色,武打提前进行武打指导集训。
现在的国产古装偶像剧男的都是小鲜肉,女的都是“普女”甜妹,演技也不好。武打烂爆了全靠特效,有什么吹什么?
这个现代都市言情腻腻歪歪,雷人,神剧什么的,可以说是网友的统一印象。
然而讽刺的是,这些东西恰恰是这些年国产剧文化输出最成功的题材。当然这里有一个过程,2010年到2017年左右文化输出最成功的是《步步惊心》《甄嬛传》《琅琊榜》《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延禧攻略》等等。
2017年左右至今,除了同样的《陈情令》《山河令》《苍兰诀》《星汉灿烂》等古偶。就有《微微一笑很倾城》《你是我的荣耀》等等,国产都市言情,也就是甜宠剧开始在外国爆红,成绩很好,取代韩剧的位置。
这些剧你还听过,我相信大家不时在网上看到,像什么《外星女生柴小七》《贺先生的念念不忘》《龙日一,你死定了》等等,好多名字听都没听过的甜宠,结果在外国也爆红。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又和《漫长的季节》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剧国内不爱看,外国却爆红?答案比你想象的简单
既然2000年后内地剧国外不太火,那为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20世纪百大华语剧有《三国演义》《西游记》《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作品。
答案很答案,“文化输出”跟传统所谓的文无第一的固有印象相反。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就如古代东亚除了华夏文明,存在被人推崇的排名第二的古代文明吗?一种文化处于国际主流地位,不是他的文化先进性最强,而是他的现实实力最强,以至于他的文化也被最广大的其他各族群关注而已。
对于不同族群,文化多元化本身是一个客观现实。但对世间绝大部分人而言,关注其他族群文化的多元只是猎奇,因为每个族群自身特有的文化才是本族群的人能共情的文化。最强族群的文化被最大人类关注,是因为寻求让自身最强是最广大人类共同的期望,这也算一种共情。
所以不是第一强的族群文化对外宣传,只是满足其他族群人类猎奇心理。而第一强文化的对外宣传,是满足广大人类寻求自强的共情心理,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西游记》《三国演义》《雍正王朝》也能在外国火,是因为古代中国在东亚,甚至整个亚洲都是第一,这就跟香港古装剧,《包青天》等古装台剧在东南亚也很火一样。
香港现代剧,台湾偶像剧也爆红,则是他们率先城市化成功。在当时的亚洲是除了日本,两个四小龙之二最发达的地区。依托于华夏文化的古装剧大家能接受,其它地区拍不出来的现代的都市作品,大家更是喜欢看。
因为有一种落后地区对于现代化社会,城市化生活文化向往的憧憬。
8090后内地观众难道没有觉得内地都市剧太土,羡慕香港都市剧,台湾偶像剧的光鲜亮丽?
2010年后港台经济相对衰落,内地城市化则在迅速崛起。一开始到2017年左右还不明显,文化输出都是偶像化的古装剧,2017年后短视频高信息社会的爆红,内地生活就像短视频软件出海一样,成为了东亚,亚洲的一个代表。
内地观众以为武打设计好,男女主角演技,再到故事剧情优秀是刚需。
那是因为对于之前国产剧巅峰时代的情怀太过深刻了,毕竟主场优势有着深刻的记忆,东南亚和其它地区就是客场记忆。
他们认为好看的颜值,光鲜亮丽的美术服化道,娱乐有趣的故事才是王道。
为何甜宠剧在海外大放异彩?优秀国产剧却不行?你别急
前面说现在内地城市化的作用,但是内地人均可不太富,人均远不如当年港台,还有日韩。靠人多可以市场大,但跳不过初级阶段。大陆城市化太晚了,都市文化才刚刚开始,都市甜宠也才输出,筚路蓝缕,必定粗糙。
尽管如此,科幻和悬疑剧比过去好了,过去港台再好也拍不出《流浪地球》《三体》《漫长的季节》。有人会说科幻没有还正常,但是《漫长的季节》这种年代悬疑——
年代悬疑只是它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这部剧本质是《真探》《暗黑》那样学习英美剧的新派国产剧。台剧还有《想见你》靠近,现在的港剧就真的没有。
中国动画也处兴起前夜,中国游戏已经比较好了。
大陆拍不了警匪枪战,武侠,没有社会基础。唯在科幻,年代悬疑,动画游戏另辟蹊径。
没有所谓的对外文化战略,只有对外现实发展的战略,或者叫改变世界能力的对外能力输出才是唯一正确的对外文化战略。当中国的国家实力更强,你的文化就被最广大的人群关注了。
世界人民为了自我解释明白这种关注的底层逻辑,会将你的现实强大的原因指向你一个个具显出的文化符号。文化对外战略对应自身实力地位,所以大家不用着急。
当你的经济好了自然有人研究你,学习你,模仿你,你的文化影响力自然就来了。
韩国影视剧本身发展得成熟是肯定的,也不用刻意去贬低埋汰,虽然2023年以来确实问题重重。但它本身也是靠了美国Netflix,也就是美国构建的文化软实力投资,平台才能更容易的文化输出。
这肯定不是中国流行文化想要的,你想要人家欧美也不干啊!
日韩和港台地区是经济最好之时影视最有影响力,我们离经济最好起码还有一代人时间。就算这样只要观众不去追捧《小时代》,而支持《漫长的季节》这种用心的水准之作,让良币碾压劣币,何愁看不到好影视。
观众审美最终决定影视质量,国家的实力才决定文化输出的水平。
最后,2023年以来国产影视剧大爆发,《流浪地球2》《深海》《三体》《漫长的季节》《狂飙》《显微镜下的大明》《去有风的地方》《宇宙探索编辑部》等等,这还不到半年,如果下半年不输,我们未来一年有好几部这样的影视作品。
你管它什么文化输出不输出呢,中国观众能看到好作品,这就行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