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电视剧「盘点那些经典影视剧说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
如今长大的我们,如何规避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如果光看一个孩子的现在,不能判断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我们不妨看看影视剧中的孩子“从小到大”的影响。
希望那些不好的育儿经验,不要再一代代复制下去了。
《隐秘的角落》:离异家庭,父亲偏心母亲专制表面乖巧心理阴暗的学霸孩子朱朝阳,全剧最大的BOSS,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黑的?
支离破碎的家庭与偏离的父爱母爱,摧残着朱朝阳夹缝求生的三观。
对朱朝阳影响最大的便是他的父亲朱永平。
朱永平对重组家庭女儿的重视和对儿子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父亲的忽视、继母的嘲讽、妹妹将新鞋踩脏的行为,朱朝阳没有反抗与回击,而是听话地站在一边,选择了隐忍沉默。
他敬爱的父亲给了他有条件的爱(成绩好向牌友炫耀),而在对比面前不堪一击。
这也是他在老师同学口中“孤僻”的根本原因。
最大幸运或者说隐藏最深的不幸,就是妈妈周春红的爱,肉眼可见但又让人感到窒息。
周春红向往常一样为孩子准备了热牛奶,当她要求儿子喝牛奶时,朱朝阳的推拒使她感到委屈生气。
当她要给儿子擦奶渍时,朱朝阳将头歪向一处,她愤怒地用双手用力擦着儿子的嘴。
在周春红眼里,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你必须接受、不能拒绝。但爱是尊重,不是控制,不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孩子。
以爱之名的控制欲伤孩子最深。
原生家庭给朱朝阳的伤害,放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选择离婚是夫妻双方的权利,但这并不是对孩子制造伤害的理由。
父亲太偏心,母亲太专制,孩子就容易变得自卑、隐忍且心思深沉。
《都挺好》:重男轻女,母亲强势父亲懦弱剧中的苏明玉从小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母亲无理由的宠溺二儿子,卖房子支持大儿子赴美留学,却牺牲成绩优异、最有潜力的女儿做“伏哥魔”。
然而,二儿子不学无术、易怒易燥,不折不扣的啃老族;大儿子是愚孝的“中国式长子”。
表面风光无限的苏明玉冷漠、疏离,对他人的示好有着明显的防备,本能地惧怕亲密关系,但内心也无比缺乏安全感,渴望爱与呵护。
苏明玉用坚硬的外壳把自己保护起来,实际十分重感情,所以,她对有知遇之恩的师傅格外看重。
看似逃离了原生家庭,却还是躲不过一再的压榨,原生家庭的创伤需要一生去治愈,而她幸运的是遇到了足够暖的人。
这是一个“母亲强势”的专制型原生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中,女儿一般也会比较强势,男孩子一般则会有比较懦弱的性格,没有责任感,不能担当。
《以家人之名》:孤儿寄养,父母均失责“小哥”贺子秋原本是李海潮相亲对象的儿子,因为后悔独自生下儿子,子秋妈妈丢下了小小的子秋,一个人去大城市打工,再也没有回来。
爹不疼娘不爱的子秋被寄养在了李尖尖家。
在童年时期尝尽人情冷暖,早早学会懂事。
贺子秋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默默做了很多事情,对待李尖尖从来只有宠爱(而凌霄却对李尖尖更多的是情感索取)。
当问他为什么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也从来不说实话,看起来乖巧其实内心封闭。
所幸贺子秋在有爱的家庭中长大,怎么都不会学坏,最后长成了温暖、有担当的大男孩。
原生家庭对贺子秋最大的伤害就是“害怕被抛弃”,骨子里还是自卑的个性,在放肆的青春学做懂事的大人!
幸好,新的完整的家庭救赎了他。
不否认这些角色都带有一些戏剧色彩,但或多或少都能映射到形形色色的当代家庭中,很多家长都“踩雷”了。
孩子潜意识里保存了“原生家庭规则”,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反馈,都会伴随一生。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无限不满,认为自己没有投好胎,然而我们终究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所以,原生家庭不幸的人,更需要自我治愈。
原生家庭带给孩子哪些影响?
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子女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家庭。
提到原生家庭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非常火的电视剧迹基《都挺好》。剧中姚晨扮演的角色是苏明玉,也是,因为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她的性格以及她做事的方式方法。行轮
因为母亲过于对她冷漠,从而她在处理下属的决策当中,有时候也有一些让人觉得心狠手辣的感觉。这样性格的形成档州信跟他成长的家庭有巨大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
如果一个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非常的和谐,那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长的孩子也会非常的阳光,乐于助人非常有爱心。
这一点咱们同样以电视剧来举例说明吧:《少年派》的女主林妙妙,因为父母相处非常的和谐,家长对于她的关爱也是关爱有加,特别是有一位非常三观正直的父亲,从而让林苗苗的性格活泼开朗。从而结交了很好的三位好朋友。学习非常好的钱三一,富二代江天昊,和漂亮的校花级美女邓小琪。
而同样是同学的钱三一,却因为妈妈的性格,和妈妈的高要求,从而演示自己的内心,形成一位内向的性格的人。并且喜怒不形于色。
从以上的举例来说明原生态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常听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里有一个遗传的因素在起作用,再有“老子英雄铅手儿好汉”,“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那么孩子从父母那里遗传的东西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先讲一个影视剧的例子。
《小欢喜》中的几个孩子,英子优秀但是敏感孤僻,因为宋倩和乔卫东离异且关系敌对;林磊的亲生父亲不喜欢他,后妈还虐待他,但是林磊的亲妈给他无限的爱,无与伦比的爱,所以林磊依然对世界心存美好;季扬扬外表冷漠内心热情,因为其父母体面又有修养;方一凡热情温暖,其父母相互恩爱处事乐观......这几个孩子都深受原生家庭影响。
人际交往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里潜移默化学到的行为,虽然有人也会反其道而行之,但往往会败于性格或其它,敏感、玻璃心、讨好型等等都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很多人找伴侣完全是照着自己父母的原型去找,伴侣的身上多槐镇嫌多少少都有原生父母的影子。
有一个朋友,前二十几年都活得比较顺利,长相优秀,学业优秀,工作优秀,似乎会一直优秀下去,直达进入谈恋爱、要走入婚姻的阶段,屡屡不爽,谈了有不下几十场恋爱,但无一修成正果。原来朋友的父母一直以来的相处模式就是父亲脾气暴躁,母亲懦弱卑微,吵架经常不断,最后双方不再搭理对方。朋友一直以为这就是正常的夫妻相处模式,虽然觉得不对,但也不知道原因,以致于朋友对待恋爱和婚姻也一直延续父母这种相处的模式,自以为是。
《都挺好》里苏明玉是受其原生家庭影响最深的一个。苏明玉性格刚强倔强,正是因为没有在原生家庭感受过亲情,长大后的性格缺陷反而更加明显。如果后来不是遇到贵人(苏明玉的师父)相助,苏明玉的一生恐怕就是旅神个悲剧。其实苏明玉师父的角色就是充当了替代了苏明玉原生家庭父亲苏大强的角色,师父给了苏明玉在艰难时世中一丝温暖,也就是这一丝的温暖给了苏明玉奋起抗争的勇气,苏明玉终于活出了强大的自己。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遭受原生家庭伤害的人都能活成苏明玉,苏明玉只是一个特殊的案例,有影视剧夸张的成分在里面,有为了迎合大众期望的观念在里面,而我们周围更多的是被打击被伤害后一蹶不振的案例,有的甚至走入极端。
所以你看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大,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相互关爱的氛围里,都不知道什么是爱。人越长大越能体会到原生家庭的重要,在破碎家庭长大的孩子,用二三十年换来的一点体会,幸福家庭的孩子自幼便知晓,而破碎家庭长大的孩子却在现实的跌跌撞撞中头破血流后才能得到,有人终其一生努力寻找罗马,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一个人和他/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以及今后漫长的一生都影响重大。所以为了孩子,即使你痛苦焦虑、劳累奔波、但是也请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尽量保持做一位积极向上、乐观有爱的父母,因为孩子的未来就在你的态度里,在你的性格里。只有你的健康陪伴,才能让孩子充满自信和安全感,才能有今后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和能量。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