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龚氏家族来历(龚氏家族史)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自古以来,一个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枝繁叶茂,一定少不了其家训、家风文化等的薪火相传。
中国人讲究家国情怀,谈的是爱国爱家,说的是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情大爱,诉的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
生动讲述家族故事,以一个个家族之传奇,诠释树立良好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感受家族之美,品味中华之韵。
在安徽合肥,有这样一个赓续数百年长盛不衰,饮誉四方的名门望族“龚氏”。这个家族始自明初辗转到合肥、繁盛于清,进入近现代以来,更以一场场壮观的人才“井喷”,孕育了一大批各领域的名家。
合肥的“老地标”稻香楼,曾是龚家的别业,由龚家后人建造。如今的永红路曾叫龚湾巷,出自龚家。光绪年间,逍遥津也一度“姓龚”。清朝末年,庐州城里流传一首民谣:“一世二世孤苦伶仃,三世四世渐有书生,五世出一高僧,六世车马盈门……十三十四两代翰林……”生动形象地传达了龚氏于古庐州默默耕耘,从一贫如洗到辉耀四方的精彩历程。今天,我们走近龚氏家族的几位代表性人物,探寻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履历。
龚普生、龚镇洲、徐畹球、龚澎、龚禹生、徐文(左起)
龚意农:安徽金融事业的开拓者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首任行长就是龚意农,龚意农自1939年3月参加革命后,即一直从事财政经济工作,肩负着人民金融事业的开拓重任。”龚意农的女婿金其恒老人说道。
今年已88岁的金其恒曾撰写过一本名为《一壶浊酒》的书,其中有一篇清晰地记录了龚意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以及为了安徽金融事业所做的种种贡献。2022年4月,繁花正盛,我们从他的讲述中,仿佛又跟随龚意农走过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龚意农于1900年出生在合肥,父亲龚彦师是清末的知县,大哥龚积柄是清末举人,参加过同盟会,民国初年曾任山东省省长。
青年时期的龚意农
1925年龚意农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财经系。他在大学读书时,正是上20世纪二十年代社会激烈变革时期,各种思潮包括马列主义对他都有影响。龚意农接受了新的思潮,努力追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之道。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侵华。12月11日,南京沦陷,1938年初,合肥遭到日寇狂轰滥炸,陷落只在旦夕。龚意农不愿做亡国奴,率全家逃难到妻子的娘家合肥北乡陈家圩子,后又避往妻妹的夫家青龙厂褚老圩子,并在这里以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当前抗日救国的新形势,向圩子的主人、当地的知名人士褚峻斋、褚逮云、褚让三做宣传,使他们乐意接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住到圩子里来。
1947年在香港出版的由龚澎等主办的英文杂志《中国文摘 CHINA DIGEST》
1939年5月,叶挺、张云逸、郑位三、邓子恢等新四军将领来到青龙厂,住进了褚家圩子。张云逸、邓子恢曾多次同龚意农彻夜交谈。在这些领导同志的教育、鼓励下,已届不惑之年的龚意农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了新的认识,革命立场和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此时已出任抗日民主政权—淮南铁路北段军政民联合办事处主任的龚意农想方设法为部队筹粮筹款,他的特长逐渐得以发挥。1942年1月淮南行政公署成立后,龚意农先后任行署会计局长、审计处长、财政处长。为了培养财政干部,他亲自为财会训练班编写教材、授课、设计报表账册、建立正规的财经制度,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财经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4年10月龚意农(前排左六)与淮南银行部分老同志合影
1942年2月,龚意农由淮南行署秘书长张恺帆和郭浩介绍,经华中局批准,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成立,各根据地银行在边区政府领导下,改组成立华中银行,龚意农任华中银行总行副行长。此后又相继担任华中局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等职。1949年5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龚意农任行署财政处长,并兼任皖北人民银行的首任行长,身负财政金融工作的重任。
1984年10月,龚意农(右排左二)在《淮南银行史》座谈会上讲话时的情景
195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皖北分行和皖南分行合并成立安徽省分行,龚意农被任命为行长。1952 年11月,龚意农调到治淮委员会工作,历任财务部副部长、部长、副秘书长,中共治淮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安徽水利学院院长。1958年9月至1983年,又先后在安徽省厅(委)等部门任职,先后当选为:中共安徽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安徽省第一、二、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安徽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晚年时,龚意农兼任安徽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及淮南苏皖边区党史领导小组组长,其主持编纂的《淮南抗日根据地财经史》已在1991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1月3日,龚意农因病在合肥逝世,享年89岁。
逍遥津
稻香楼
龚氏三姐妹:载入史册的巾帼英豪
“龚家第七代世孙龚鼎孳任顺治、康熙朝的左都御史及刑、兵、礼部尚书之后,龚氏家族名人荟萃,在政治、文学、外交、水利、医学等领域皆有建树,可谓群星闪耀、俊才辈出。尤其是‘外交代有才人出’。”金其恒介绍说,清末的龚照瑗曾任驻英法意比等国公使,儿子龚心钊于1909年被任命为驻英属加拿大总领事;龚安庆先后任驻旧金山总领事、伊尔库茨克总领事,他的侄辈龚镇洲曾被孙中山派往南洋诸国宣慰侨胞,筹集款项。龚镇洲的3个女儿均十分优秀,被称为“龚氏三姐妹”。长女龚普生,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她从燕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副司长、司长,1979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爱尔兰大使,是新中国150余位首任大使中的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驻外女大使。
章汉夫、龚普生夫妇
青年时期的龚澎
徐畹球是“龚氏三姐妹”中的三妹。关于她为什么姓徐?相关记载是因为徐畹球有一个姨娘是上海著名的启秀女中校长,姨娘为了办学一辈子没有结婚,就把姐姐的小孩抱过去了并取名徐畹球。1946年徐畹球出面积极为上海中共代表团寻租办公住宿地点(周公馆),后又在上海当过家庭教师,1956年1月她离开上海到香港,随后又赴美国定居,其间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许多贡献。
据安徽画报
热血传奇十大家族战红极一时,为什么现在听不到传奇家族的消息了?
大家好,我是卉谈游戏,续写传奇人生,共谱兄弟情怀,HAOSFCOM等你来!
曾经《热血传奇》盛行的时候,游戏内处处都是行会、传奇家族的身影。无数的玩家进入游戏之后,第一件要紧事,便是为自己找一个较为不错的行会加入,以便于之后的发展。
而对于一些立誓为散人的玩家来说,这些家族、行会确实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无论是较为不错的武器装备、还是比较热门的副本地图,亦或是深受人欢迎的boss级怪物。大都会被行会、家族轮流圈占,根本不给散人玩家一丝一毫的机会。
那么曾经那般强势的行会、家族,现如今为何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呢?他们又究竟去了哪儿呢?
一个家族、行会的势力日益加大了,其中所产生的的利益纠葛也就慢慢的凸显了出来。进而行会的内部也就各自为政,你争我抢,为的就是其中的权势与金钱。
慢慢的人心不齐,偌大的一个行会最终走向败落,也是必然的事情。
他们最初是因为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最后却因为内部纠纷走向了解散,究竟是时间改变了他们,忘了初心呢?还是全是改变了他们,变了初心。
少时的我们肆无忌惮,所作所为尽皆为着自己的内心,想干嘛就干嘛。根本不会考虑事情最终会产生的后果,这大概就是少年郎们的洒脱肆意。
因为不知,所以无惧;因为不知,所以无畏;因为不知,所以肆意。
可步入了社会的我们,慢慢的学会了什么叫顾忌,慢慢的学会了什么叫养家。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成为了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有了媳妇儿,要哄着;有了孩子,要护着;爸妈老了,要养着。生活的重担自然,也就自然而然的压在了咱们自己的身上。
曾经肆意的少年郎们,逐渐退了青涩。长大的少年,懂事了,要挑担子了,对于传奇游戏,自然也就不会再如以前那般专注。
外部的原因、自身的原因,传奇家族的的消声,也只是必然。
续写传奇人生,共谱兄弟情怀,我是卉谈游戏,关注我,带你走进传奇游戏的世界。不知你们是否喜欢复古版本的传奇呢?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