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演戏「狂飙出圈张颂文演技爆棚从此之后黑大佬有了脸」
hihi,又见面啦。
1月以来,虽然《三体》风头很劲,但于我个人而言,自从打开了《狂飙》眼里就再没别的戏了。
从阵容看,这部剧有极度摄人的卡司阵容。永远可以相信的张颂文、张译、倪大红、韩童生,总能不负众望的高叶、王骁等等。
战绩,19万人给出了9.1分。
这戏主要讲的是,督查组直落地方扫除黑恶势力,整顿内部团队打掉保护伞的事儿。
正邪Battle,一头以张译饰演的安欣为代表,二十年如一日,秉公执法,坚守着善良且刚毅的底线。
另一头是鱼档摊主高启强,从一个懦弱任人欺的小摊贩,成为一方只手遮天的黑大佬。
海报里,横跨21年,都是双方四目相对的画面。
安欣从寸头干劲青年,变成一头花发。
高启强则从无暇顾及的发型,到地位进阶后的精制油头,又演变得肆意随性。
安欣是一柄利刃,处处被刁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立过大功,20年来却不升反退。
他刚从警校毕业,就考入京海市局,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副局长安长林是他的叔叔,实际是养父。局长老孟,也是看着他长大的叔。局里,虽有说闲话的,但他的业务能力也有目共睹。
千禧年的除夕夜,高启强被市场里收保护费的人欺辱,还被狠揍一顿,进了局子。安欣偷偷帮高家的弟弟妹妹通融,让高启强吃上一顿大年夜的饺子。这是安欣对人的慈悲心。
他的心里一直有仁义在。
高启强也是从这一点点的慈悲里,滋生出了一丝优越感。而后,在一声声靓仔“强哥”,一摞摞钞票面前迷失了自我。
这戏好看就好看在正邪两方都很饱满。就安欣跟高启强而言,高确实更出彩。(诶~没有说张译老师不好的意思!)
集团内斗,拉拢老臣之时,高启强又是另一副狠辣面目。
看到安欣被调岗,灰头土脸,高启强坐在豪车里,眼中丝毫看不见傲慢,更多的是惜英雄的惋惜。
他的挑衅,也赤裸见底。
高启强这个人物从不同维度都有可看性,怪不得网友开始嚷嚷着,张颂文这个样子,不像是演的,得好好查查。
上一回此情此景,还是华强买瓜。
果然骑电动车的狠人,都不好惹。
剧情今天就不多透露了,想讲讲张颂文。
通常情况下,我觉得演员在接了戏之后,做人物分析,写小传,基本要确立一个人物性格。
但听完张颂文讲完他的表演观——“我很少去管一个角色的性格,我只是喜欢去看他做过什么事,根据他做的事来演他”。反倒觉得我之前的思路非常“流量咖”,指哪打哪,必定不会出现多层次的角色。
(图源:光明日报)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最早认识张颂文是从《隐秘的角落》,后来才看娄烨的《风中有多雨做的云》,他演的是城建委的唐主任,戏份也不多,这才发觉,张颂文的细节一直都很精彩。
譬如,戏里他跟宋佳演两口子。有场匆匆过去的婚礼戏,大合影时候,他故意踮起脚尖,也就是两三秒的事儿。唐主任的官腔,自卑,家暴,扭曲,也会在这一个小小的踮脚里初见端倪。
他面对记者采访的那一段,被网友称赞:根本就是新闻现场里抠出来的。
那时候张颂文的发际线没有那么靠后,但想着演一个权欲熏心的主任嘛,就把前面的头发拔了,更容易贴近人物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有人会问高启强发际线退后,是不是又拔了。
包括《隐秘的角落》里,朱永平女儿没了。他到相熟的馄饨店打包宵夜,老板照例给了他三份。怕老婆看到难过,就默默吃掉馄饨,这一段被夸很久。
开拍之前,细致到“从我女儿去世,到今天晚上大概是第几天了?”都要捋清楚。
最著名的扎心场面是忽然垮掉的桌脚,拍这场戏之前,张颂文把一条桌脚塞到地面的小坑里,又在中间垫了块石头。精心设计的意外,成了压死罗通的最后一根稻草,强压着的丧女之痛,像一根强撑的弦一样骤然震断。
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掉的部分,比如朱永平总有牌局,一边打一边讲粤语,但朱朝阳一进来喊爸,朱永平永远接的都是普通话。
为什么这么演呢?
因为这就是广东地区父母跟小孩的现状。
相较于大多数科班出身的演员,张颂文有自己的优势,他早早就有了自己的生活。
张颂文16岁就已经步入社会,在酒店实习过,进工厂打工,装过空调,干过大排档(不确定是什么职务),他干得最长的是导游,做了5年。
导游分地陪跟全陪。起初,张颂文做的是地陪,给外地来的游客讲解自己的家乡韶关。那必然要不断重复去景点,丹霞山南华寺他去了不下几百遍,导游是有一套讲稿的,机械重复就很无趣,他导游生涯的第一年,就已经非常厌倦了。
结果他换了个思路,慢慢从形形色色的游客身上,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听到许多他没想过的问题。
会有人问,你们这的中巴为什么是黄色的?有人问,你们的出租车有绿色、红色、黄色,收费不一样吗?有人问,这个山脚为什么会插棍子。
然后,他渐渐就觉得做导游似乎也没那么枯燥了,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挺好。这也是他后来做演员一直提问的根儿,是干导游时候落下的“职业病”。
直到24岁,张颂文才考北电。上了学之后,发现自己不仅是班里年纪最大的,而是全校年纪最大的。在学校里走,甚至不时有同学跟他打招呼说老师好。
70年代的孩子,特别是广东的孩子普通话是很塑料的。张颂文学表演的第一道坎就是练普通话,雷佳音也就是改改口音,至少是什么东西差不齐。张颂文是要调整语言系统,很多词说法都不一样。
当时他的老师给他设限,如果4个月通不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就自动退学。北电有一年试读期,别的同学是一年,他身上压着普通话制衡,就半年。
哥们儿就每天在足球场的角落,一直练绕口令。风雨不改地练啊,后来跟他同样下功夫的师姐实在忍不住,过来说,你练了一个月,很认真,但是你说的是没有变化的。这个师姐是海清。
他不会卷舌音,有人给他出招儿,说含石头子儿在舌头下面,他也试。好歹算是通过了。
张颂文毕业的时候,是整届专业第一名。所以他的老师同学对他寄予了厚望,结果毕业=失业,毕了业才知道中国的演员有30万人,他日渐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能再普通的演员。
我很喜欢张颂文会把事情说得很有色彩,主要是他讲故事,有很多细节,是那种老师在你考试之前,给你过一遍流程的感觉。
毕业的第一年,见了360多个剧组,一直被拒。第二年好点了,280次,因为他主动减少了递交资料的次数。第三年200次,也是同样的原因。
没有收入在北京很难捱,所以买菜他都在晚上7点半之后才去。收摊子之前,摊主都论堆卖。
第四年开始,他开始演一些小角色。最开始没经验,被拉去当群演,他都不敢跟母校的老师说。
后来,迫于生计,他做了表演老师。
这个活儿是个幕后,鲜少有露脸的机会。10年前有部电影叫《幸福额度》,主演是廖凡跟林志玲,导演是陈正道。张颂文给林志玲上课,后来他们去《鲁豫有约》做宣传,张颂文现场组织了一段表演练习,给的要求就是你们不要演,按照我说的情节带入表现就行。
2019年有个综艺叫《演技派》,张颂文作为导师位列其中。其他三位分别是吴镇宇、张静初和于正。倒也不是说其他导师不行,但张颂文那组的段落确实更有看头。
因为有的人哪怕是愿意教,都不会把实底给到“学生”,让观众觉得多少有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私心。我甚至见过一位绝对实力派的女演员,给学员指导,是做成无声纪录片形式的。除了当事人,没人知道她究竟教了点啥。
张颂文给人的感觉就是踏实。他带学员们去医院,车停在门口,他就让大家伙猜过去的路人是什么职业。是医护人员,还是来看病的。
目标任务仅仅是路过一两分钟,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从身上的穿戴,到神情,都把握得精准。
也就在分秒内,他判断过去的女士是医护。因为她看到拍摄组,面露嫌弃,而一般看病的患者,顶多是扫一眼,好奇在拍什么便罢。
这对于表演者来说,观察人事物这种仗着不断积累水滴石穿的能力比导师哇哇喊信念感要来得靠谱得多。
高启强前期卖鱼,张颂文花了几天时间去水产批发市场从4、5点鱼摊老板上货开始盯,一直到十一点多开始卖,一直看就能吸收很多。
比如一些根本没有在剧里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他是有思考的,这是站在一个还没有黑化,不太有坏心眼子的高启强出发的心理活动。
他在日常很爱记录生活,同时会细细地观察周遭。像是大到年三十包饺子,里面要藏硬币,虽然人在组里,但年味不能丢。小到发现同样是1元硬币,年份不同尺寸跟字体也有些许差别。
像是跟导游时代的好朋友重聚,他会细细观摩夫妻俩摘板栗的样子。也会进阶上手,虽然行动落败,可对他来说徒手掰板栗的体验也不错。
这些年骂流量成了被标榜的好戏码。从最开始的替观众出了口恶气,慢慢成了博版面的利器。
不然也不会有娘娘极度袒护的专业不对口也没啥大天赋的流量女明星,大胆在新人面前表演地狱级“爱你”。
张颂文倒没有,他巴不得自己变成流量,只是他也认得清自己不太会被这么多人喜欢。
在北电读书那会儿,一方面他对学习非常自信,但另一头他又极度自卑。
(采访:四味毒叔)
张颂文2000年正式进入北电,当时剧组可以在上课时间进教室挑人,当然这个事情因为很打扰教学,在04年之后就禁止了。但张颂文上学那会儿,每天平均会来5个组,有导演啊制片人什么的。他一次都没被选上过。
最伤人的是,他发现来的人,眼神会自动从他这快速越过去。
他说这一切的时候,都很平和,看待一切的眼神都温柔的时候,就很容易与人共情。行为处事,理解角色也是如此。
之前张颂文去《演员的诞生》,跟他有过合作的李梦参加节目。在场的不少导师,质疑李梦当年被《白鹿原》耍大牌,非要按着人低头。
张颂文还原了《隐秘的角落》跟李梦的合作印象,认为她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只是某些时候比较偏执。给了体面肯定,也指出了她有时候钻牛角尖(要找一模一样的苹果)。
他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在身上,比如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像一个被欺压过甚的打工人一样,诉苦伸冤。他是真跟你掏心窝子。
张颂文很喜欢聊天,不畏惧露出自己的“无知”,并不介意别人笑两声。这对成器的名人来说,是个很难触碰的线,大家都精于藏拙。
张颂文依旧保持着平常人的淳朴。他会问谢可寅“The9”是你们单位名字是吧?
会跟大家伙聊自己的糗事。
住在村里,光拿别人送的蔬菜了,他自己还不是特别擅长种弄作物。
小时候去外婆家,一边走一边开小差,走着走着就丢了。而很多时候,他发的文字,是会自动产生画面的。
故事的肌理感,悄么声地产生了。
所以也不难理解,他一面拍着戏,还能跟网友玩梗。
去年《心居》开播,那时候张颂文已经接连上了几个综艺,大概也是不愁拍戏的状态。但当谭飞要约他吃饭的时候,他说自己住在郊区的一个村子里,因为防控的原因,自己出不去。是的,他还在租房。
《隐秘的角落》爆火之后,大家发现他没买房,还有很多人说,哇这么好的演员混得好惨。但事实,这是人家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只是他落地到生活里,想要尽情沾染的烟火气吧。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疑问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