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500罗汉「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李文俯首甘为孺子牛耕耘一生」

时间:2023-05-21 00:41:41阅读:25
李文荣历史档案1940年,受周恩来约见,随后被安排前往太行山和延安筹建华北书店,并担任经理。1949年,受邀参加开国大典,随后担任东北文化委员会委员兼东北人民出版局局长。1952年,奔赴鞍钢支援建设,先后担任大型…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李文荣历史档案1940年,受周恩来约见,随后被安排前往太行山和延安筹建华北书店,并担任经理。1949年,受邀参加开国大典,随后担任东北文化委员会委员兼东北人民出版局局长。1952年,奔赴鞍钢支援建设,先后担任大型轧钢厂厂长、冷轧薄板厂厂长等职。1963年,调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

1949年10月1日,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上,鲜艳的彩旗迎风招展。广场之上,30万群众翘首以盼,欣喜若狂。下午3时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顿时,天安门广场之上掌声雷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毛泽东那洪亮的声音犹如初春的惊雷一般,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至此,中华民族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者践踏的屈辱史,开创了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天安门观礼台上,36岁的李文望着不远处的毛主席,望着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望着长安街上雄壮的解放军方阵和无数沉浸在欢笑之中的群众,他深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那个腐朽的旧中国已经被埋葬,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他完成了少年时立下的志愿,但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更加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1938年初,李文在东北书店重庆分店与同事合影。前排左三西装者为李文。

1913年农历牛年,在江苏江阴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家中,李济安(后改名李文)呱呱坠地。其祖父为前清举人,父亲是私塾先生。李济安从小勤奋好学,懂得不少道理。

当时正值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江阴的黄山炮台素有长江要塞之称,是军阀们争夺的要地。在常年的拉锯战中,江阴的百姓民不聊生。正是这种现实使年幼的李济安萌发出一种强烈的愿望,立志要打倒横行的军阀,推翻腐朽的社会。

1927年,中共在江阴建立政权并成立“猛进团”。14岁的李济安和众多进步青年毅然加入,积极宣传革命,抵制日货。

次年,小学毕业的李济安被送到上海,进入由胡适和徐志摩主办的新月书店当练习生,随后被安排到编辑部。1930年,被派往北京分店任会计。1932年,新月书店与时代图书公司合并,那一年只有19岁的李济安因工作勤恳,任劳任怨,被任命为营业部主任。其间,因工作之故,李济安结识了丁玲、沈从文和吴伯箫等进步作家。在他们的影响下,李济安广泛涉猎进步书籍,《生活周刊》也成为了他每期必读的刊物。而生活书店邹韬奋先生(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所写文章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思想和抗日主张更令他折服敬仰,使他毅然放弃新月书店主任职位,舍弃丰厚薪金,报考生活书店。1934年12月李济安考入生活书店,从练习生做起,踏实工作,他谦虚谨慎、认真负责的精神得到了同仁的好评,主编邹韬奋先生更是对他印象深刻,关爱有加。

1942年初,李文、邹贞坚夫妇在延安中央医院窑洞前合影。

1937年7月,日军炮击卢沟桥,占领平津,威胁上海。为了保证书店的安全,邹韬奋等人决定将生活书店分散迁至武汉、昆明和重庆等地,李济安被任命为重庆分店的经理。到达重庆后,他一面主持着书店的出版和发行工作,一面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次年,在地下党员杨朔(著名作家)的介绍下,李济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来的心愿。从此,他以书店经理身份为掩护,积极为我党工作。

1940年夏初,周恩来约见了生活、读书和新知三个进步书店的负责人谈话,决定派人去延安和太行山敌后,以民间形式开展图书出版发行事业,开辟新的文化出版阵地。根据周副主席的指示,李济安担任组长赴太行山。

同年秋,李济安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因工作需要,改名李文。随后,被派往山西辽县(左权县)筹办太行山华北书店。在当时,由于敌人的封锁,根据地的物资极其匮乏。为了迅速筹办起书店,李文常常骑马到百里外的河北阳邑县(八路与日伪拉锯区)采购印刷工具和原料。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华北书店顺利开业,并出版了高尔基的《鹰之歌》、鲁迅的《呐喊》和《狂人日记》等读物,并印刷出大量宣传抗日的报纸刊物。1941年4月,中央组织部调李文前往延安筹建延安华北书店。6月初李文到达延安后立即投入紧张而繁重的筹建工作中。1941年10月1日,延安城北门外华北书店正式开业,由李文担任经理、林默涵任编辑主任。在随后的日子里,延安华北书店在李文的带领下,出版《新三字经》《兄妹开荒》《中国史话》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国内外书籍。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这些读物不但满足了边区广大军民的精神需求,宣传了共产党抗日救亡的理念和方针政策,更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坚持抗日的决心。

1952年初,李文与夫人邹贞坚在沈阳和孩子们合影。

这一时期,李文在何穆医生(后任卫生部副部长)的介绍下,结识了邹贞坚,结为夫妻。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延安派遣大批干部奔赴东北开展工作,李文身在其列。出发前,组织上分配一头毛驴。毛驴驮着两个木箱,一个装满了书籍,一个载着他的儿子和行李。就这样,李文举家跟着干部团一同踏上了遥远的路途。

1946年2月,到达东北的李文在陶铸(后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安排下,担任胜利日报社经理部部长兼党支部书记。随后,李富春(后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亲自写信,调李文筹办东北书店并担任经理。书店的筹备工作得到了时任嫩江省委书记张闻天的大力支持。其间,张闻天曾约见李文,详细询问了筹备情况,并从书架上选出一套珍藏的《斯大林全集》交给他,要求书店排版印刷。经过一系列紧张而细致的准备,东北书店顺利开业,随即发行了《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等单行本。同年,在斯大林生日当天,中共东北局把由李文主持印刷的中文版《斯大林全集》作为贺礼送到了克里姆林宫。1948年初,李文接受东北局宣传部任务,出版发行两万套精装《毛泽东选集》,这版《毛泽东选集》成为了我国最早大量发行的版本。

1962年6月12日,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视察鞍钢冷轧厂。左三为厂长李文,左一为赵希愚。

1949年9月,李文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新华书店会议。其间李文等人受到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受邀参加开国大典。北京归来后,李文收到毛泽东签发的任命书,担任东北文化委员会委员兼东北人民出版局局长。

建国之初,国家工业百废待兴。为了迅速摆脱落后的局面,“第一个五年计划”被提上日程。而作为“一五”的奠基项目,鞍钢“三大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党中央随即从全国各地抽调大批优秀干部支援鞍钢。1952年,受东北局指派,李文奔赴鞍钢支援建设,并担任大型轧钢厂厂长一职。

李文是文化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对于工业却是个门外汉。虽然前方困难重重,但他仍义无反顾地挑起重担,并决心从头学起。任职期间,他一方面组织安排一批大学生前往苏联深造,一方面坚持到职工夜大学习。在迅速摸清了门道后,他便带领一帮工程师和工人们“窝”在车间里,同吃同住,在生产实践中寻真理,见真知。夜以继日的高强度劳动,使李文更清瘦了,他还把每个月的奖金捐给食堂,尽量改善技术员和工人们的伙食。

1953年12月,大型轧钢厂建设工程提前竣工,随即投入生产。由大型轧钢厂生产出的钢材,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祖国各地,支援了抗美援朝前线,支援了国家如火如荼的建设。

1962年6月12日、周总理视察鞍钢冷轧厂。右一为李文,左一为王鹤寿,左三为刘溥。

1959年,历经“三大工程”建设洗礼的李文,再次被委以重任——筹建冷轧薄板厂。这是继“三大工程”之后,为了解决我国自行生产汽车钢板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期间,正值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等不利形势。没有粮食便自己开荒种地,没有苏联专家便群策群力日夜钻研。在李文的带领下,全厂职工凭着耕牛一般的顽强精神,让薄板厂拔地而起,并于1961年年底正式投产。次年6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视察薄板厂,详细询问了生产情况,并对厂长李文提出了表扬。

1963年初,国务院发调令,任命李文为北京钢铁学院院长。高风亮节的他深知自己对教育事业不熟悉,主动提出甘当副院长。至此,李文告别了拼搏奋斗11载的鞍钢,离开了艰苦创业18年的东北。

1976年“文革”结束后,经历十年浩劫的李文已是花甲老人。对于受过的种种不公他很少提及,只觉得艰难十载转眼而逝,荒废了大好时光。他时常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和逝去的战友,并希望能让历史留下他们的痕迹。

1960年,李文与老同志在鞍山合影,左为刘志远,右为寒力,中间为李文。

1977年,李文开始行动起来,他前往上海、苏州等地寻找原生活书店的老同志,共同追忆当年的工作经历,创作出十万余字的电视剧剧本《邹韬奋》。随后他又奔走于各大企业募集拍摄资金,最终上海电影制片厂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8级电视连续剧《邹韬奋》,并于韬奋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首战告捷,李文笔耕不辍,潜心创作又一部电视剧剧本《何穆医生》,该剧于建党70周年之际登陆央视。随后,他又历时十年先后编著《生活书店史稿》与《延安时代新文化出版史》(部分)等书。

2010年,李文走完了自己勤奋而充实的一生,享年97岁。他的一生多数是在忙碌着、工作着、学习着,从上海、重庆到晋察冀,从陕甘宁、东北到北京,从文化战线到工业战线再到教育战线,只要是为了党的事业,不论大小他都不计得失,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即便如此,他仍觉自己做的太少。

观其峥嵘而质朴的一生,正如他在1997年赠与同属牛的香港特首董建华的诗中言:

牛,甘为农家垦地耧,

丰收乐,户户有粮油。

牛,吃草为生乳汁流,

人人爱,康乐百年寿。

牛,历尽辛劳永不休,

千秋愿,无怨亦无求。

王帅 撰文 智春山 杨伟平 史料提供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