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的电影「征兵影视剧知多少中美日韩哪些军事片值得看阿汤哥还是二次元」

时间:2023-05-19 12:08:19阅读:3744
作者:酱炒洋芋老话说:好男儿征战沙场。尽管世界上还有局部冲突存在,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我们不提倡也不介入军事对抗,呼吁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于是,军事题材影视剧就成为了普通大众了解战场、了解战士的重…
  • 中国女演员,在《亲兄热弟》中初露矛头,因出演《集结号》人气飙升。代表作品《集结号…

作者:酱炒洋芋

老话说:好男儿征战沙场。尽管世界上还有局部冲突存在,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我们不提倡也不介入军事对抗,呼吁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于是,军事题材影视剧就成为了普通大众了解战场、了解战士的重要渠道。反过来,军事题材影视剧也是宣传军队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吸引广大青年和优秀人才加入军队的宣传片作用。

什么样的文化孕育什么样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典型国家的军事题材代表作品,分析分析他们都是怎样宣传自家的军队的。

图片:陈凯歌电影《大阅兵》!电影中的问题:好男应不应该当兵?给时代变革中的人们很是震撼!

一、中国

笔者小的时候,感觉国产军事题材影视剧很正面、很刻板,主角必须英勇无畏、必须算无巨细、必须刀枪不入,就好像满广志旅长称霸朱日和基地之前的军事演习一样,红军必胜、蓝军必输。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影视剧开始变得说教有余而吸引力不足。于是乎,横空出世的《士兵突击》瞬间就成为了“爆款”,从许三多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军旅生活,有平凡、也有热血,在这部片子的影响下,连续多年吸引了不少高中生踊跃报名参军。

图片:《士兵突击》在当时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战狼2》。

而随着大量资本涌入电影市场,近年来,国产军事题材影视剧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军事电影不仅在剧情构思、装备细节、拍摄手法上与国外大片相比毫不逊色,更是获得了比好莱坞大片更高的欢迎程度,这其中的佼佼者——《战狼2》和《红海行动》,分别获得了56.8亿元、36.48亿元的超高票房成绩。

《战狼2》中英俊帅气的冷锋、老当益壮的“达康书记”和从中二期成长起来的“鱼塘塘主”,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引得除了军迷以外的普通大众甚至也进行了“三刷”“五刷”。

图片:相比较军事题材电影取得的巨大进步,电视剧的发展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

相对来说,电视剧的发展就有点滞后了,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军种都在不遗余力为自家的“宣传片”站台,为剧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支持的《维和步兵营》、潜艇部队支持的《深海利剑》、海军陆战队支持的《火蓝刀锋》、武警部队支持的《利刃出击》等等。

和以往的老片子相比,这些片子剧情构思上更曲折,人物刻画上更丰满,细节描写上更接地气,但其中介入的爱情、青春等元素看似丰富了片子的内容,其实却与铁骨铮铮的血性总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

这让我们想起十几年前根据柳建伟小说改编的军旅电视剧《突出重围》,讲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我陆军集团军的发展,其中对爱情和女兵这些角色处理就非常好,而老将军在每集开头的那句话:“同志们请你们记住,一个兴盛民族的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就是你们的使命!”绝对是振聋发聩,到现在仍然是经典!

小结:我国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处在高速发展期,有进步、有彷徨、有不足,但正在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图片:老军旅电视剧《突出重围》,绝对是经典好剧。

二、美国

说起全球影视行业的标杆,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和HBO的电视可谓是实至名归。而美国那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和骨子里好武喜斗的传统,也为影视剧编剧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也是我国现代军事题材影视剧最大的硬伤——战例本来就不多,大多数还不能拍。

说起美国军事“宣传片”的鼻祖,《Top Gun》里戴着墨镜的阿汤哥绝对是其中的一哥了。平时是在大海里乘着航母,战时是在阳光下驾着战机,回来是驾着摩托载着美女,试问哪个男儿不心动?电影放映当年报名美国海军海空兵的人数,简直让其他各大军种的招兵负责人恨得牙痒痒。

图片:美国是一个英雄主义严重的国家,电影海报上大多都是一个人。

冷战之后,美国的军事战略从大国对抗转变为夺取局部冲突胜利,军事题材电影的风格也随之转变。

首先,从大背景上,不再以美苏对抗为主,而是框定在冷战后美国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内,具有更真实的历史环境。

其次,从剧情上,不一定必须是美国胜利,能体现战争中的不屈精神就好。比如《黑鹰坠落》的背景就是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摩加迪沙一次不成功的抓捕行动,虽然美军在此战中取得了1比75的交换比,但作为精锐部队的“三角洲”和“游骑兵”部队战死19人、被俘1人,是不折不扣的“黑历史”,但《黑鹰坠落》描写了大兵们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仍奋勇斗争的战斗意志,把丧事拍成了喜事。

最后,从意义上,一定要体现美国精神。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国狙击手》,片尾有一段克里斯·凯尔出殡的真实记录,前后开道的警车、道路两侧自行前来送他的民众、整齐敬礼的老兵、断了一条腿的退役士兵、两辆吊车挂起的美国国旗……什么叫美国精神?我觉得这就是美国精神。

图片: 《美国狙击手》片尾令人动容,而这其实是那位狙击手真实的葬礼出殡。

当然了,美国军队不仅在这种有点纪录片性质的电影中出现,还频频在好莱坞的爆米花大片中露脸。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军事力量冠绝全球,所以他们不满足于在地球上称霸,还一直希望挑战一下外星人:在《独立日》中独力斩落外星母舰,在《变形金刚》中和汽车人一起挑战霸天虎,在《超级战舰》中击沉外星战舰,在《洛杉矶之战》中对抗外星地面部队……美国大兵们真的挺忙的,世界警察不仅要维护各国安全,还要保护美国不受外星人的侵略。

小结:美国的军事题材影视剧一直是全世界追赶的目标,但这种宣扬美国精神、英雄主义、好斗意识的剧作是一把“双刃剑”,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有应该摈弃的。

图片:下打地球人,上打外星人的美国大兵们。

三、日本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战争结束以后的日本军队立即就被去武器化、去军事化,1947年实行的“和平宪法”放弃了发动战争的权利,仅保留了“集体自卫权”,并依此成立了日本自卫队。

虽然日本近年来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有限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大幅强化了自卫队的活动能力;军事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不仅拥有亚洲最强的反潜力量和扫雷力量,也拥有较强的陆战实力和空战实力。但是从战争结束以来的去军事化,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低迷,造成日本百姓从思想上就具有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军队的抵触,导致军队的招募异常的困难。于是乎,在二次元异常发达的日本社会,自卫队也采取了二次元的方式来宣传自己。

图片:《战车与少女》中的10式主战坦克。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GATE奇幻自卫队》,讲述的是陆上自卫队的一支小分队前往异世界,扶持当地政权、打击入侵势力的故事,里面不仅有现代军队打击中世纪魔法军队的战斗情节,还有自卫队帮助当地建设发展的亲民情节、男主角和多名女主角纠葛的后宫情节,甚至在一些自卫队驻地的开放日,也会摆出这些角色的展板来吸引人气。

另外还有一些打二战擦边球的作品,比如海军的《舰娘》、陆军的《战车与少女》、空军的《强袭魔女》。如果这些二次元作品能唤醒日本年轻人心中的血性,那令和时代和平成时代一样扶不起来呀……

小结:日本的二次元影视剧是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曾有征兵负责人到漫展上招揽穿着旧日本军服的年轻coser,但一天下来应征人数为零。

图片:昭和男儿,平成废宅,令和??

四、韩国

我们的另一个邻居韩国,因为受到北边邻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和以色列一样采取全民义务兵制,规定20岁至28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最少也需要服役24个月。而相比较二次元的日本,韩国的征兵广告更令人哭笑不得。

图片:韩国征兵全靠艺人,《太阳的后裔》是偶像剧而非军旅剧。

韩国军事题材的电影其实不少,但内容不是和北边的邻国打仗,就是维护一下全球和平,脑洞之大非常对得起“整个宇宙都是大韩民国的”这一自然规律。这些电影对征兵起到的效果,丝毫没有男明星去当兵的影响大,毕竟在当红的时候离开舞台服役两年,对于任何一个演员的人生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对这些男明星的粉丝也是一次考验。

当然啦,靠着年轻标致的外貌迅速走红的韩国男明星很多,在服兵役期内演艺公司也需要不断推出新人来维持收入,于是今天这家的粉丝没准明天就会变成别家的粉丝,大多数明星在消失两年以后,也基本消失在了观众的视线里。

小结:韩国的军事题材影视剧一直都是脑洞作品,估计也是因为把这个题材往爆米花电影上靠的缘故,这样的结果就是脱离实际。

图片:历史影片也是韩国团结民心的重要载体,最近日韩矛盾深化,《鸣梁海战》更有重播。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