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的导演「成也孔子败也孔子电影孔子的导演达成了他的初衷吗」

时间:2023-05-17 12:44:36阅读:2476
悲哉,孔子!壮哉,孔子!全球同祭孔 礼乐敬先师 正定文庙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坐在宽阔的电影院里,与孔老夫子面面相对,那种感觉还真的不一样,仿佛自己穿越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场面波澜壮阔,动人心弦,…
  • 孔子
  • 剧情 古装
  • 马东延 李文波 谷洋 陈建斌 周迅 朱一龙 周润发 卫仑

悲哉,孔子!壮哉,孔子!

全球同祭孔 礼乐敬先师 正定文庙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坐在宽阔的电影院里,与孔老夫子面面相对,那种感觉还真的不一样,仿佛自己穿越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场面波澜壮阔,动人心弦,令人感慨万千。于此而言,感谢胡玫导演把孔子搬到了银幕上,让广大观众一睹"圣人"的风采。

电影从孔子得到鲁定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却处处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们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讲述了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的苦闷;历经受辱被困;高徒颜回、子路先后死于非命等坎坷遭遇,"累累如丧家之犬";最后毅然决定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传承礼仪。

孔子的一生,既"悲"且"壮"。这是这部电影给我的直接感觉。

孔子之悲,悲在时代

孔子生不逢时。孔子的时代,适逢春秋时期,群雄并起、割据拥权、杀伐连连、民不聊生,乱世也。周朝初年几百个诸侯国,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到孔子时,只剩下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更严重的是,由于周朝统治日益衰微,导致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国已不国了,何人可以挽大厦之将倾?

孔子的理想是"礼乐人和",就是让整个社会恢复到周朝初建时的状态,复兴周公姬旦创建的礼乐制度,让天下太平,国家不再有战争,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孔子的最初人生理想是从政,以此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达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们所知道的孔子,就像一个"官迷"一样,到处求官做。孔子心里着急呀,急着把自己一肚子的"施政蓝图"兜售出去。奈何天时不济,机遇渺渺,其中有两次眼看就要成功了,又被弟子子路给怼了回去。

现实的严峻性超出孔子的想象。统治者关心的主题永远是权力的瓜分和财富的占有;他们的语言就是刀与剑---如果触碰了统治者的利益,任何道德的教化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影片中"奴隶陪葬"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男一女两个小奴,都要成为季孙氏已故家人的陪葬品。那个女孩在沉重的墓门落下一刻的绝望呼喊,震撼了每个观众的心灵。幸运的男孩漆思弓被孔子和他的弟子救下, 可是其他千千万万个奴隶却不会有这样的好运。 孔子的"仁政"何以推广?

孔子之悲,悲在个人

这是孔子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历史的局限性,孔子虽为圣人,也未必明白: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电影中的孔子似乎是一个守旧的人,你看他会见鲁定公的时候,人家仆人说:"孔大夫,你可上堂再拜",可是孔子就非得在堂外按西周礼仪行了大礼再进大堂。让人感觉到孔子的迂腐可笑。孔子不能面对"天要变,道也要变"的现实,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他虽然自信"周礼可以在十代、百代之后依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现实却未必能够接受他的主张。

孔子是思想上的巨人,他可以站在"思想之巅"上登高望远,可是也不能否认,孔子也有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认为基于西周礼仪的统治可以万事永昌,但是岂不知即使在西周,这套制度也没有像他想象的成就斐然。周朝的体制无法超出历史局限,最终导致多领域的结构化失衡,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灭亡的命运。既然"君君臣臣"的礼制那么好,为什么还会有地方君主与周室之间的矛盾以及地方领主之间的斗争?有人说,上层集团的政治失衡(包括王室内部的政治失衡和中央-地方的政治失衡)加速了西周的贵族的离心化,导致周天子依靠亲族和上层设计建立起来的集权逐渐解体,为后来的"二王并立"埋下了祸根,这是有道理的。

孔子之壮,壮在精神

孔子也知道自己的理想恐怕是实现不了了,可他却仍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就是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孔子认为,天下的人只知道追逐利益,不再信奉道德,如果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也随波逐流,不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那么天下将不会有光明的未来,虽然自己的能力很微小,可能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是如果不去做,那就连最微小的希望也没有了,因此孔子终其一生都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这是孔子精神可贵的一面。

孔子之壮,壮在人格

孔子之所以被弟子尊为"圣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自有其个人的人格魅力。一部《论语》使孔子作为一位平凡、随和、亲切而又伟大、高明的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孔子人格个性的写照,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是孔子言行的特色。然而,孔子的伟大,却在于他不因为感情的冲动而迷失。他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所以他尽管对冉求、子路、子贡等弟子有所不满,但依然像一个慈父,对他们循循善诱,肯定了他们各自的能力与特长,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中。对颜回和子路惨死的悼念,就体现了这种至情(虽然颜回之死,在电影中是虚构)。不乏理智而又富于感情,有人性的弱点而又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正是孔子的平凡之处,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除了"悲"与"壮"之外,我们必须承认孔子还有其"乐"的一面。这一点在电影中是看不到的。

孔子之乐,乐在性情

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乐"。我看"乐"才是人的真性情,也是孔子所孜孜以求的。

下面的故事,可见一斑。

有一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表白:"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曾点以点带面,描摹出一个有礼乐、有诗文、有友邻、有爱心的国度,这不正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吗?世间还有比这个更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吗?孔子不是一个冬烘的"书呆子",而是一位浪漫、潇洒飘逸、有血有肉、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的性情中人。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还有很多。每次读《论语》,我就会感到孔子的音容相貌历历在目,那么亲切、自然。

电影《孔子》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其令人瞩目的"槽点"。

据说这部电影在公映之前曾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发哥曾经放言:要让所有的观众哭,不哭不是人。但是我发现,爸爸妈妈们没有哭,小孩子倒是哭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被电影中的暴力、血腥场面吓得发抖,几次扑到爸爸的怀里,哇哇大哭,不敢看银幕。相信爸爸妈妈带孩子来看《孔子》,一定是慕名而来,想让他们一睹孔子的风采,接受一下教育,领略孔子作为教育家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可是他们失望了。全片没有看到关于孔夫子教书育人的场面,却对孔子面见南子等情节进行了重彩浓墨的描述,实在是美中之大不足。简言之,终其一生,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主要是从事私人讲学,传道授业解惑,传播礼教文化。影片缺乏对孔子丰富多彩一生的丰满呈现,把孔子仅仅塑造成一个政客、说客、流浪者,其悲壮有余,洒脱不足,这不得不说是影片的一大败笔。这是电影艺术的局限,还是出品人的局限呢?

2019年9月26日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