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女战士李梅「东北抗联当年有多难李敏14岁拿枪战斗像她这样的女兵还有很多」

时间:2023-05-12 15:44:18阅读:789
东归,中国虎一九四五(节选)▲ 日军讨伐队在叛徒指引下偷袭抗联营地1938年5月,李敏第一次分到了枪。对于拿到枪,李敏的记忆是颇为欢快的。她是在第六军位于黑金河西的军部领到枪的,而且是政委李兆麟亲自给她挑了…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东归,中国虎一九四五(节选)

▲ 日军讨伐队在叛徒指引下偷袭抗联营地

1938年5月,李敏第一次分到了枪。

对于拿到枪,李敏的记忆是颇为欢快的。她是在第六军位于黑金河西的军部领到枪的,而且是政委李兆麟亲自给她挑了一支七星子。在一旁的十六团团长耿殿君说这种枪能赶上马枪的射程。

这支枪颇为好看,可以连发,比同时领枪的金碧荣所拿到的单打一好多了,故此李敏十分喜爱。她回忆这支枪“威力和响声都很大”,“枪很有劲”。可惜的是这支枪的子弹只有五发,而且很难搞到。

和很多人想象中抗联缺少武器不同,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回忆他们并不缺少枪支,经常一个人要被三四支枪,甚至因此而苦不堪言。抗战前东北民风彪悍,普遍有买枪防身的习惯,加上日俄战争,中东路战争等几次大战后遗留的枪支,据说民间存枪达百万之多。这是东北中国抵抗军屡败屡战,层出不穷的基础之一。

要说装备上的短处,除了极端缺乏重武器之外,轻武器方面抗联部队的一大问题是缺乏近战肉搏能力。六军留守部队1938年在宝清曾与日军拼了一次刺刀,结果因为我们所用刺刀多是扁平造型的老式刀,刺到日军的军大衣上很难扎穿,这次战斗我军吃了亏。反而是一些作为盟友的山林队很善于近战,每每用驳壳枪把挺着刺刀的日军打得死伤满地。

这种作战风格也对抗联产生了影响,被战友戏称为“土匪婆”的庄凤就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驳壳枪。

不缺枪也不全然是好事,因为它们品种驳杂,口径不一,每一支枪配套的子弹并不多。抗联官兵扛三四支枪的原因是每支枪都只有几发子弹,扔了可惜,但靠其中一支打仗又不可靠,只好都背着了。这无疑给抗日联军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后勤系统带来更大压力。

李敏拿到七星子爱不释手,却没有意识到,给后勤部队的女兵发枪,意味着抗联的作战已经进入了十分艰难的时期。

不久,李敏她们的枪就换成了带刺刀的三八式步枪,而且,她们都剪去了长发,女兵们也要像男兵一样承担放哨,站岗的战斗任务了。

在理发的时候,女战士们纷纷要求理发员李兴汉和李兴中:“李同志,给我们留长一点好不好?”

两个小理发员摇摇头,回答:“张政委说了,都要理成一样的。”

部队开始转移,攀登山峰的时候,体弱的女兵不得不拉着马尾巴行军。马的力气很大,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也有意想不到的麻烦。

李敏回忆那次啼笑皆非的经历:

“要爬的山真是陡啊,只爬了一段路,马就累得直喘粗气,而且开始惹麻烦了,它们开始放屁排粪了。我扯的那匹马是骒马,它排起尿来是直往后喷,喷得我一脸的马尿,连眼睛都睁不开。无论如何都没有腾出手来擦脸的可能性,那山又滑又陡,滚下去就再难爬上去了,我只好抿嘴闭眼忍受着劈头盖脸的马尿,死死扯住马尾巴,一刻也不敢松开手,就这样坚持爬到了山顶。”

艰苦中,还有一丝幽默。

然而战场更多地表现着残酷。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与李敏同时领到枪的金碧荣牺牲了。

金碧荣,朝鲜族,是下江特委书记黄成植的爱人,因为活泼可爱被称作“小金儿”,1938年11月23日,在宝清县与另外三名女战士不幸被俘,不久因日伪的残酷折磨死难狱中。

宝清县的老人张玉贵回忆,1940年年初的时候,看到有六个被俘的抗联女兵被日本人用汽车押着送往刑场,只有十岁的他记得那六个女兵都衣衫褴褛,还记得汽车经过自己面前时听到她们在唱歌——“民众的旗,血红的旗……”

李敏是这一战的幸存者,她还记得安碧荣最后的声音:“姐,子弹打完了!”

那一天的经过,李敏记得很清楚。她所在的六军被服厂在宝清县张家窑,是六军重要的后方机关,门前有时会有其他部队经过。

但到了1938年冬季,来往的人员已经大大减少,而日军讨伐队则在四处出没。偶然看到其他部队的人员,也大多面容憔悴,军服破烂,隐隐昭示着不利的战局。

11月23日战斗打响前,觉察到日军的威胁,被服厂已经奉到命令准备转移。女兵们收拾好了行装,等待山外来的接应部队。

接应部队没有来,来的是日军永野讨伐队、铃木讨伐队和伪满军三十五团组成的联合搜索队。

▲ 日本军官在抗联营地前合影

哨兵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警报——伪军闪亮的帽檐反光暴露了他们的身份。战斗随即打响。

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斗,被服厂的男女抗联人员,一共只有二十几个。

后来才知道,接应部队并不是没有来,而是在山外就与日军遭遇,激战中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徐光海阵亡……

包围圈里男兵们打到了最后一刻,李敏看到负伤的刘排长跳出隐蔽处去夺敌人的机枪,再次被击中后倒地。七十年后,在日军铃木讨伐队的纪念相册中,她找到了刘排长的遗影。

▲ 日军铃木讨伐队相册中的照片

那是一张日军讨伐队拍下的照片。刘排长仰面倒在雪地上,鲜血从他的口鼻中溢出,一只手向外甩开,棉军衣敞着怀,两条小腿却不自然地维持着向前爬行的姿态。这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

刘排长胸部中弹,鲜血随着呼吸喷涌而出。他在最后时刻仍然在试图扑向敌军机枪,但终于力竭而死。一名日军士兵走近他,按照标准的搜索动作,用脚将他的尸体踢得仰翻过来,踢开他手中的枪,再用刺刀挑开他的外衣(在笔者的老家河北,日军扫荡时对牺牲的八路军战士都要进行如此搜查)。在证明这名中国游击队员确实已经死去后,日军取出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在这张照片上,刘排长的双目依然圆睁!

被称为“大姐”的厂长裴成春一面射击,一面呼喊着让女兵们向山下跑。

李敏在慌乱中跑上了岔道,岔道尽头是笔直的绝壁,猝不及防的她直坠下去,失去了知觉。醒来的李敏第一个感觉是大地在震动——那是敌军的骑兵正飞驰而过,马蹄几乎踏到她的头,只是厚厚的积雪让敌军没有发现雪下的她。

也许,走错了路的她反而是幸运的,裴大姐等人最终没有能突出敌军的包围。后来,辗转回到原地的李敏见到了裴成春的遗体。

她没有说,我也没有问她见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因为李敏在一次次回忆中,谈到的裴成春是一个温柔而睿智的女子,是她终身难忘的大姐姐。

而我知道,裴成春和几名战死的女兵,都被日军砍下了头带走示众。有记录这个宁死不屈的朝鲜族女战士在最后一刻呼喊了一句鲜语,翻译过来应该是:“救国万岁!”

我不敢问,也不忍问李敏最后见到的裴大姐是怎样的情形。

【完】

更多英雄故事,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