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网络电影的发展趋势「疫情之下网络电影或成投资市场新商机」

时间:2023-05-08 22:40:13阅读:2156
【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历程】网络大电影的前身是“微电影”,这种具有一定故事情节,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时长在30分钟之内的影片,曾是中国视频网站早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流量来源。从2006年胡戈基于电影《无…

【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历程】

网络大电影的前身是“微电影”,这种具有一定故事情节,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时长在30分钟之内的影片,曾是中国视频网站早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流量来源。从2006年胡戈基于电影《无极》创造的戏谑式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2010年优酷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中,“筷子兄弟”肖央和王太利创作的《老男孩》,都曾创造巨大的影响力。2013年更被称作微电影鼎盛之年。但由于微电影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依靠广告赞助,免费提供给观众观看,而使其内容形态更倾向于创意广告短片,而非电影,盈利的空间也有限。

2013年底,爱奇艺出于探索新的付费盈利模式的目的,率先将一些长度较长、质量较好的微电影移至付费频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类内容对观众的付费吸引力,业界开始探索如何对微电影进行升级。2014年,爱奇艺率先定义了“网络大电影”,“网络”二字与院线电影形成区隔,指主要通过互联网发行,而“大”则与“微”电影划清界限,相对于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的投入更大、篇幅更长,盈利模式也有明显差异。微电影主要依靠植入广告或贴片广告盈利,免费播出。网络大电影的收入则主要来自付费点播。

2014年3月18日,爱奇艺为网络大电影举办了第一次行业高峰论坛,标志着“网大”正式成为一门生意。2014年4月,由张震、吴镇宇和郑雨盛联合执导的《三生》以网络大电影的形式在爱奇艺上进行付费点播,半个月点击突破100万。根据爱奇艺提供的数据,2014年,网络大电影的产量超过400部。全年票房达5000万元,通过网络发行分账收回成本的作品占总量25%以上。网络大电影的商业模式开始获得行业认可,很多过去的微电影创作团队开始转战网络大电影,一些专业的传统影视制作公司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到了2015年,在爱奇艺大力发展网络大电影的同时,其它视频网站腾讯、乐视、优酷等各大平台纷纷跟进。网络大电影产量节节攀升。2015年4月《道士出山》的成功构成了网络大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部玄幻喜剧电影讲述了现代道士阴十三利用祖父传授的茅山道士术除鬼打僵尸的故事。内容上模仿香港影人林正英的僵尸电影,营销上蹭了陈凯歌导演的《道山下山》的热度,但却出乎意料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没有多少宣传的情况下,两天便收回了成本,十天票房破300万。截至到2016年8月7日,其全网收入已经超过2000万元,版权方收入达618万元,利润率惊人。《道士出山》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根据腾讯视频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有231家新团队进入网大领域,共推出了600多部作品。而其中,80%是在《道士出山》火爆之后的下半年上线的。2015年10月,华谊兄弟、本山传媒联合七娱乐共同投资的《山炮进城》在爱奇艺独播上线。专业影视公司的制作实力和赵本山弟子们的悉数出演,使这部影片成为继《道士出山》后又一部现象级作品,上线后24小时内播放量超过600万次,迄今为止播放量已破两亿,在爱奇艺2015年的网络大电影年度票房榜上位列首位,片方获得了988万的票房分账。这部作品的示范效应也促使更多的传统专业影视公司进入网络大电影的市场。

2016年,网络大电影实现了全面爆发。不管是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大幅提升。据统计,2016年全年产量约2200部,市场规模10亿左右,较2015年的1亿规模翻了10倍。如下表9-1-1所示,2016年网络大电影界发生了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推动着这个产业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网络大电影的主创、演员阵容不断升级,制作水准也不断提升,已向中小成本院线电影看齐。淘梦、新片场、映美传媒、奇树有鱼等“网大”专业公司迅速成长,有的已获得资本的青睐。网络大电影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例如爱奇艺借用现象级网剧《老九门》,进行“影剧联动”开发,在电视剧拍摄阶段便同期拍摄了《二月开花》《虎骨梅花》《恒河杀树》三部番外篇大电影,一方面借助大热IP,赢得了高关注度和高票房回报。一方面也可将网剧与网大的场景、道具等重复使用从而进一步缩减成本,使得利益更大化。或许是因为生存在快节奏的互联网环境中,网络大电影在内容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开拓上,都体现出了很强的创新性和十足的活力,已迅速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中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

【网络大电影迅速发展的原因】

网络大电影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媒介环境、市场机遇和观众需求等因素的共同驱动。

首先,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付费用户的增长为网络大电影的生存奠定了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2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87.5%。尽管人口红利减弱,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仍在增长。付费用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6月,爱奇艺率先宣布VIP付费会员数量突破1亿;2018年年末,腾讯视频付费会员大约9000万;优酷付费会员7000万-8000万。再加上第二梯队的搜狐视频、芒果TV,全网付费会员总数接近3亿。一方面,日渐增长的付费用户为主要依赖付费点播模式盈利的网络大电影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各大视频网站也在不断扶持网络大电影的发展,例如爱奇艺承诺对内容优质且能够展开自主营销的独家合作伙伴,给予更高的分成激励,腾讯推出“百部计划”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和资本加入到这一新兴产业中。

其次,网络大电影的繁荣也离不开火热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电影产业使得大量的资本和人才涌入,竞争门槛也不断提高。但中国的院线电影业发行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赖影院发行。而院线能容纳的影片数量有限。随着传统电影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影视制作公司难以生存。网络大电影相较于院线电影,具有“投资和制作难度较低、运作周期较短、较快、内容审查较宽松”等特点。

网络大电影相对较低的门槛为一些在传统电影行业里暂时难有出路的机构和人员提供了转型或过渡的机会,甚至吸引了很多非影视专业,却怀有“电影梦”的人才。此外,一些网络大电影票房大卖的现象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很多行业外的热钱开始涌入,包括部分原本投向院线电影的资本。种种力量的汇聚推动了网络大电影的爆发式增长。

再者,从观众心理的角度看,网络大电影满足了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观众越来越细分的观赏需求。相对于院线电影的严格审查,网络大电影的内容管控相对比较宽松,难登大雅之堂的刺激性元素,例如惊悚、悬疑、性感等,得以容纳其中,成为吸引特定观众群体的重要卖点。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大电影与美国电影市场上的B级片有些类似。在好莱坞早期发展史上便出现了与商业大片相对的B级片,即超低成本商业电影,并随着1980年代的录像带文化、新世纪以来的互联网潮流而发展壮大,其所补充的是好莱坞主流电影中刻意回避的“限制级”元素。诉诸于对观众的感官和心理刺激,或暴力、或恐怖,满足成年人的原始欲望。这类电影往往成本非常低廉,制作粗糙,但却自有拥趸,每一种细分类型的B级片观众群体尽管数量有限,但却有着很高的黏性。因此B级片有着不错的盈利空间。如被称为美国B级片教父的罗杰·科尔曼,大部分电影都只用一两星期拍完,平均成本不到10万美元,以惊悚、怪诞的情节吸引观众。他已制作超过300部电影,其中280部取得了盈利。这也是为什么爱奇艺聘请其担任“大师监制”首位大师的原因。特定观众群体的需求构成了网络大电影得以生存的根基。

【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

目前,网络大电影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网络发行收入,网络大电影的出品公司与播出平台视频网站之间的合作方式可分为买断、保底分成与分成三种不同的模式。

买断指播出平台以商定价格买断网络大电影的播映权。腾讯视频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合作方式。但买断也并非马上支付全款,而是分为三个阶段,看完剧本后支付一部分定金,收到成片后,付第二笔费用,等上线播出两三个月之后,再进行结算。保底分成指平台方与影片出品方商议保底价格,而当点击分成收入超出保底收益的部分后,以实际超出有效点击的分成金额结算。如淘梦出品的《仙侠学院》与优酷签署了350万的保底合同,超出350万的收益再进行分成。而分成的合作模式则更为复杂。每个平台的分成机制都不尽相同。但主要都以有效付费点播的次数和贴片广告CPM作为分成计算的基础。一般而言,付费用户播放单一付费影片超过6分钟的一次或以上的行为,计为1次有效付费点播。而付费期结束后,则对影片贴片广告的收入进行分成。

在以上述的分成方式作为参照的基础上,视频网站也会根据具体影片的情况,进行调整,以吸引优质内容合作。如乐视网为了取得《猎灵师之镇魂石》的独播权,给予了片方承诺保底、单片分成3.8元的分成比例,以及延长付费期至两年等优惠条件。

除了从播出平台取得收益外,植入广告也构成了网络大电影比较重要的收入来源。例如《道士出山》28万的总成本中,就有某社交软件赞助的15万。而在连续两年位列爱奇艺票房排行榜第一位的网络大电影《山炮进城》中的单个品牌植入价格已达到70万。更有少量网络大电影为给广告品牌定制,如聚美优品联合出品了网络大电影《女人公敌》。

【网络大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从2014年到2016年,网络大电影的产量实现了三级跳,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网络大电影上线总量,从2014年的450部左右到2015年的700部左右,再在2016年翻了三倍多,达到了2193部,平均每天有近7部影片上线。而2018年,经过三部委合并重组后,下线了一大批不符合规定的网络电影,整个网络电影市场整肃一清,随着政策的趋紧,2019年上线的网络电影数量大减,但是质量提高很多。逐步向着精品化靠近

从播映平台来看,目前国内主要的视频网站都已涉足网络大电影领域,但程度有巨大的差别。爱奇艺作为网络大电影的最早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其播映的“网大”数量遥遥领先,基本上80%的网络电影会选择在爱奇艺播放,剩下的20%选择优酷和腾讯,及芒果TV等平台。

2018年,2193部网络大电影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共创造了209.84亿的点击量,平均每部的点击量为956.86万。随着网络大电影产量的增长超出视频网站付费市场的增长速度,网络大电影市场的马太效应显现。头部影片获利丰厚,而与此同时,沦为市场“炮灰”的影片也越来越多。排名前十位影片年度累计播放量占到了网络大电影年度总播放量的8.45%,平均每部点击高达1.77亿。前500位影片的年度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了总量的80%。而500位之后的1693部影片,平均每部只有不到200万点击量,这其中还有很多属于非有效点击。尽管不像院线那样每年只能上映非常有限的影片,符合基本审核要求的网络大电影基本都可以在视频网站播出,但是视频网站能给予的优质推广资源总量也是有限的,只有少数影片能够获得重点支持,而大部分影片则湮没的无声无息。产量的过度增长对于网络大电影市场而言并非好事,而是需要走产量相对稳定而品质提升的“精品化”路线。

单片投入剧增,投资300万成分界线

2014年,试水阶段的网络大电影投资较低,大部分单片投资都在30万以下。到2015年,网络大电影的投资有所增长,但大多仍在50万元以下。到了2018年,随着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网络大电影的投资也一路攀升。100万到300万之间的作品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多部千万级投资作品。例如由王晶监制,郑伊健、周秀娜主演的爱奇艺自制网络大电影《我的极品女神》。之前中南影业和奇树有鱼共同发布29部网络大电影片单,邀请高群书等导演加入,其中每部片子的计划投资都在500万以上。据爱奇艺公布的数据,自其2016年年中提出“网大精品化”战略以来,在爱奇艺播出的网络大电影单片成本不断走高,从2016年8月到11月,爱奇艺B档独家影片平均成本已连续多月突破100万,而A档影片平均成本也呈现波动式上行的趋势,2019年低于300万成本的网络电影,几乎评不了A级。平均投资水平走高,反映出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水准和工业化程度正在快速提高。

目前,除爱奇艺外,其它视频网站尚没有公开网络大电影片方分账收益的具体数据,因此关于网络大电影的收益,难以进行各平台的比较分析。但由于爱奇艺占据了网络大电影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公布的数据,仍可以大致反映市场的状况。据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透露,2018年,在爱奇艺上线的所有网络大电影中,有19部的片方分账超过了1000万。优酷爱奇艺腾讯 三大平台2018年总共有30部网络电影分账超千万!

2017年1月,爱奇艺公布了2014-2016年间票房前20位的网络大电影排行榜。数据显示,2014年票房分账前20位的片方分账收入总额为601.57万,平均每部30.53万。2015年票房分账前20位的片方分账收入总额为5627.75万,平均每部281.39万。而到2016年,票房分账前20位的片方分账收入总额为1.98亿,平均每部片方分账收入990.92万。三年间,票房前20位的网络大电影片方分账收入总额增长了31.9倍。而从榜单也可以看出“二八法则”逐渐显现,2014年时,榜单前三位差距不大,榜首《成人记2》与第20名的《聂小清之尘缘未了》票房相差仅为47.6万。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变为了849万,到2016年,分账榜首的《山炮进城2》与第20位的《鬼拳》票房差已经达到1182万。随着市场发展,网络大电影将越来越是头部内容的天下。而2018年,分账最高的《灵魂摆渡黄泉》,800万成本拍摄制作,分账达到了4547万。

【2020疫情下的网大“春节档”上映情况】

2019年,网络电影春节档《济公之降龙有悔》《齐天大圣之火焰山》《唐伯虎点秋香2019》《暴走财神》《一品爵爷》等电影联动发力,再次从票房和影响力上,形成网络市场小阳春。

虽然与声势浩大的院线电影春节档相比,网络电影春节档的影响力一时还难以比肩,然而佳节来临之际,春节档巨大的人口红利凸显,多部网络电影也是主动出击。尤其2020年,网络电影以独特观影特点和优势,从上线数量、影响力上再次巩固春节档概念。

从1月21(腊月二十七)开始,三平台陆续上线符合节日喜庆氛围的影片给档期造势。优酷以喜剧《四大才子番外之真假唐伯虎》率先开局,腾讯视频则以一部讲述丛林打怪冒险的《突袭之丛林脱险》炒热气氛。随后,爱奇艺上线以特警为主角的枪战动作影片《特警使命之全城危机》。之后则是《暴走兄弟》《我来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等内容,都是喜剧、动作等热闹、热血的安全题材。

1月25日(正月初一),全平台集中大批量,“破天荒”地上线了5部网络电影。爱奇艺有经典IP改编、西游题材《大天蓬》,都市爱情《我的100分男友》,以及喜剧《笑傲神探》。优酷网络院线上线喜剧“我来自北京”系列影片之《我来自北京之铁锅炖大鹅》。腾讯视频以传统魔幻动作题材《异星战甲之青龙》领头,影片视效精良,可以看出制作上的用心,故事仍有完善空间,上线2天正片播放量破千万,流量尚可。

数据统计到2月4日(初十一),全平台上线超26部,在历年网络电影春节档10部左右的阵容中,2020年迎来上线数量“小爆”。喜剧、动作强类型突出,题材走向多元常规看来,西游IP、传统神话IP、有大众认知度的港片IP等混搭喜剧外壳,一向被视为院线电影春节档成功率较高的题材类型。承袭规律,这些内容也因此成为网络电影春节档题材的首选。

统计看来,2020年,符合节日喜庆氛围的喜剧合家欢题材占比近半。无论是《笑傲神探》《暴走兄弟》《我来自北京之铁锅炖大鹅》《四大才子番外之真假唐伯虎》等这类从片名上就突出喜剧元素的,还是“我来自北京”系列其他两部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影片,都是主打喜剧元素,更有科幻喜剧、古装喜剧、爱情喜剧等类型。“喜剧”成为春节档影片的第一要义。

除了喜剧,腾讯视频此次上线影片集中于军事动作、古装玄幻、冒险等,爱奇艺上线影片,现实题材发力,也有科幻、都市类型,其动作元素也比较突出。纵览几大类型,网络电影从绝对的题材为王到内容创作为王的时代正逐步到来,尝试更加大胆。从此次春节档影片中可见一斑。

2020春节档,主旋律继续添彩经历6年发展,网络电影整体制作品质、投资体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头部和腰部力量明显增强。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网络电影正在迈入更成熟、高品质、高段位的竞争赛道。不意外地,网络电影也成党政宣传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而近两年来,现实题材网络电影又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9“网络第一主旋律”《毛驴上树》以黑马之姿获得分账票房1390万,给行业树立现实题材叫好又叫座的标杆。尤其在2020年脱贫攻坚决胜年的关键时刻,现实题材主旋律影片在网络电影春节档这个人口红利高峰,也自然不能缺席。

根据真实扶贫案例改编,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的扶贫主题系列网络电影《我来自北京》,聚焦于扶贫工作的不同侧面,讲述了首都青年干部前往祖国各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扶贫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动人故事。此次春节档排期中,《我来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我来自北京之过年好》已于大年三十、正月初五在爱奇艺上线播出,《我来自北京之铁锅炖大鹅》已于正月初一登陆优酷。

三部影片内容均是以“机智干部帮扶贫困户”为中心,展示扶贫工作的不同侧面,在商业考量上,也都以喜剧作为强卖点输出。此外,还有关照社会福利院儿童的《恩赐2020》在爱奇艺上线,都愈加凸显网络电影成为文艺宣传阵地的重要性,社会效应价值不菲。

2019年,用户付费差不多占到视频网站总收入的58%。这为网络大电影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而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大电影也将逐渐实现规则明朗化、数据透明化、制作精良化,促使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的网络大电影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上百亿。单片票房有望突破8000万。有观点认为,随着网络大电影的市场不断扩大,投入和制作水准的不断提高,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的差距可能会逐渐缩小,成为以互联网为阵地,与院线电影并驾齐驱的大产业。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