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到底有多厉害耍的国民党团团转连邓小平也夸赞他了不起

时间:2023-05-03 05:23:53阅读:917
他是开国上将排名第二的李达,邓小平对他赞不绝口,亲切的称他为“活地图”,就连不苟言笑的彭德怀,也说李达是“最好的参谋长”。不管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亦或者是抗美援朝时期,他的戎马生涯几乎都是在参谋…
  • 邓小平
  • 历史
  • 卢奇 王苏娅 刘殿臣 张云立 李晋明 董世泽 陈默 马占祥

他是开国上将排名第二的李达,邓小平对他赞不绝口,亲切的称他为“活地图”,就连不苟言笑的彭德怀,也说李达是“最好的参谋长”。

不管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亦或者是抗美援朝时期,他的戎马生涯几乎都是在参谋长职位上度过的,所以他又被亲切的称为“铁打的参谋长”。长期担任参谋长职位,让他曾与近两百个将军共过事,对5个元帅进行过辅助。对于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和领导能力,无人不为之称赞。

李达

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李达将军的传奇事迹。

1905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眉县的一个贫农家中的李达,本名李德三。因为家中贫苦,所以5岁时李达就已经到地主家中打短工补贴家用了。到了大一些的时候,因为家里人希望李达能有个好出路,所以四处借钱,将李达送上了私塾。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达考上了西安私立东道中学,而后又到了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李达就回到乡下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但当时中国正处于危难之中,对于时政大事十分关心的李达,并不想在家乡当一辈子的教书先生。于是在1926年,下定决心报效国家的李达,考到了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而这个学校正好是由冯玉祥将军创办的,所以在毕业后,李达就加入了冯玉祥部的西北军。

1930年,随着军阀的混战,在冯玉祥麾下的李达也随着军队奔赴中原战场,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冯玉祥战败了。所以10月时,蒋介石就对冯玉祥的部队进行了收编,至此李达也从冯玉祥的部下变成了国民党的一员。

九一八事变后,被蒋介石收编的第二十六军主动请缨,希望将这群嚣张的日本人赶出中国。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非但没有同意,反而让他们去打自己人。

1931年12月14日,本着一颗拳拳报国心的第二十六将士,再也无法忍受国民党的无能,所以在赵博生参谋长和董振堂旅长的带领下,第二十六军发动了“宁都起义”,当时正担任二十六军旅部副官的李达,因为对蒋介石的深恶痛绝,所以和其他一万七千多名二十六军兄弟一起脱离了国民党,投入红军的怀抱,中革军委授予起义部队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番号,而李达也顺势成为了红五军团中的一个连长。

而这场起义的爆发,不仅大大的打击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行径,而且大大的增加了红军的实力。毕竟在第二十六军加入前,红一和红三军团的人数只有两万多人,而随着一万多名第二十六军兄弟的加入,红军的实力也被大大的增强了,所以这“宁都起义”的爆发对于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32年,刚加入中国红军不久的李达的才能很快被发现,是以被任命为湘赣苏区红八军独立第一师的参谋长,至此李达就与参谋长职位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年9月,在王震、甘泗淇的介绍下,李达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并随着独立第一师被划入红六军团后,担任军团参谋长的李达,也成为了军长肖客的助手。这是李达合作的第一位开国上将,对于李达出色的参谋水平,肖客这般回忆道“在红6军团,李达负责抓正规训练。当时红军太注重做工事,许多部队连做工事的工具都没有。经过李达的训练,红军很快掌握了修建工事和阵地防御的基本战术,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在红军长征期间,担任红二军团参谋长的李达,在帮助贺龙军团长对湘西发起进攻,并参与对湘鄂川黔苏区的创建以及对“反围剿”作战进行指挥的时候,给他部下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对于地图的应用十分重视,这一点在他后续的作战中也多次显露出来。

1934年夏天,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六军团受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西征,而在这一行动中。李达担任红六军团的参谋长。因为数倍敌人的来势汹汹,10月初的时候,在贵州石阡县,红六军团突然遇到了强敌袭击。

在敌军24个团的强势攻击下,红六军团被迫分成了四段,人数也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因为敌军太过强劲,红六军团如果与之硬拼的话,无疑于是以卵击石,所以经过一番分析后李达做出了决断,红六军团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寻得一线生机,就必须联系上在湘西黔东一带活动的贺龙。

贺龙

下定决心的李达当机立断组织了一只特务队,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贺龙的红三军团。紧接着,李达命令所有电台时刻处于待命的状态,尝试了所有办法终于联系上了红六军团指挥部的电台。

24日,在绝境中苦苦支撑的红六军主力,终于等到了在李达的引导下找来的红三军团。对此,任弼时如此评价道“没有李达,红六军团生存不易,后来能成立红二方面军,李达居功至大”。

1935年,正值长征时期的红二、红六军团抵达毕节,并且因为毕节优异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当时的国民党和地方军阀都十分头疼。所以当时领导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的领导人,希望通过借用黔西、大定、毕节复杂的地形,对川滇黔边根据地进行创建。

但对于这一决定李达却十分反对,原来李达通过对这一处的地图细细查看后发现,毕节的地势对于云南省而言尤为重要,所以虽然此处地势复杂,但是云南的军阀不会不管,而且对于蒋介石来说,这里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交通要点,如果红军驻扎在毕节这里,国民党势必会对红军出手打击。

任弼时

而事实果然如此,就在红军到达毕节不到10天的时候,云南、湖南、贵州三地的军阀就相继对毕节出兵,但好在听从了李达的建议,红二、红六军团及时撤离,这才避免了被军阀三面围攻的危险。这件事之后,任弼时就此事还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感叹“李达有先见之明。”

因为善于利用地图作战,李达时常耍的敌军团团转。1936年7月,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合并成了红二方面军,贺龙担任总指挥,而参谋长李达则成为他的助手。

心细如发的李达不管是起草电报、部署战斗,亦或者是带部队进行训练、将粮草供给进行安排等等,都安排得十分妥当。在西征湖南,调动敌人以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战斗中,经过对地图的一番研究,善于料敌先机的李达向贺龙提出了战斗方案建议。在李达提出的战斗方案的指挥下,即便是在国民党的前堵后追中,忽东忽西,时南时北的红六军团,就像一只滑溜溜的鱼一般,将国民党耍的团团转。

卢沟桥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一触即发,八路军也正式成立,李达也被任命为129师的参谋长,因为李达的成熟稳重,129师师长刘伯承与政委邓小平对他十分看重。

但李达最厉害的还是他过目不忘的能力与军用地图的制作。抗战时期,条件十分艰苦,所以当时129师行军作战使用的地图大多是清朝留下的,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所以在很多地名都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军队在使用这一地图带兵打仗就会有很大的滞后性。

但对地图十分重视的李达凭借自己极强的地理天赋,以及通过多次实地勘察,自主自发的制作了很多标准地图,极高的准确度,对刘伯承和邓小平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左)刘伯承(右)李达

并且因为对于地图有着极高敏感度的,李达对于别人拿过来的地图,并不需要过多查看就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并通过自己及其专业的地理绘测就能将其修整,对此,刘伯承曾多次夸赞李达“你李达就是‘活地图’啊!”

而“活地图”李达的妙处还不仅于此,凭借对地图的高度敏感,李达曾多次帮助部队脱险。

1942年夏天,带着任务到二分区检查工作的李达,在行军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日伪军的袭击,不得已李达只得带领工作组趁着深夜转移。但是因为夜色太黑,在没有明确指路标的情况下部队很容易迷失方向。就在这时,李达骑着马在十字路口来回巡视了一番,随后让部队向有着大槐树的方向前进,这才得以从敌人间隙中撤离,成功避开了险情。

而对于李达的神机妙算,工作组的人员都十分佩服,对此也很是好奇,所以询问李达缘由,而李达则取出了地图对问者细细解释了一番。人们这才得知,李达早已将地图牢牢地印在了脑子里,所以才会在迷失方向时依旧镇定自若。

除此之外,李达凭借自己“活地图”这一高超的本事,还在关键时刻解救了刘伯承、邓小平,至此李达的“活地图”称号也因此得以坐实。

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天,因为战况的需要,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因为部队途经黄泛区,所以李达率参谋先行设立营地,而后刘邓领着大军紧跟其后。

但是李达在到达目的地,将营地设立好了以后,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刘邓大军。所以李达大致猜测到了刘邓大军大概是迷路了,所以找来参谋,叮嘱他要如何如何走,经过哪里,就能在某某庄找到刘邓首长。

果不出李达所料,参谋在按照李达的指示进行后,果真在李达所说的地方找到了刘邓大军。对此感到神奇异常的刘伯承问李达:“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在某某处迷路的?”而李达则回答道:“我寻思在地图上某处有重名,而这两处刚好处于一东一西的位置,所以在我安营扎寨后迟迟没有等到你们抵达,所以我就判断你们可能是迷路到另一个地方去了。”此言一出,刘伯承对李达大为赞叹,直夸他就是张活地图,而邓小平也对此连连点头,夸李达这一手十分了不起。

因为李达深谙地图的重要性,所以在抗日战争期间,李达亲自组织了一批绘测人员,通过简易绘测法,通过对相关地形进行实地勘察,完成了我军首份分层设色的“太行军区形势图”,填补了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地图的空缺位置,为我军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李达不仅仅是用对地图的高度敏感度帮助了我军获得胜利,而且他的善良与深明大义也对我军夺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有很大的帮助。

陈纳德飞虎队

1944年秋天,李达收到报告,日军正在对两名下落不明的美军飞行员进行大肆搜捕,而这两名飞行员跳伞的地方正好就在自己所在的根据地附近。而听到这一消息后,李达立马反应过来,这些下落不明的美军飞行员是美军派来援华抗日的支援部队,隶属于陈纳德的“飞虎队”,所以这些美军飞行员绝对不能被日军找到。

因此在接到报告后,李达立刻让何雨农领着骑兵与几名医生,对这两名美国飞行员进行寻找。并且为了避免语言沟通不畅,李达早在得知美国成为我们盟军的时候,就指示司令部编印了汉英对照绘话本,所以在何雨农出行前,李达将这一话本交给了他。

何雨农

收到命令的何雨农加快了对美军飞行员的寻找,终于赶在了日军前面找到了这两名美国飞行员。但是当时的美国飞行员根本不相信这些素未谋面的中国人。而这时候,李达未雨绸缪准备的话本就派上了用场,通过这一绘话本,美军才了解这就是盟军八路军的根据地,而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就是李达派来接他们的。在见到这些飞行员后,李达对他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后,用缴获的物资对这两名飞行员进行了款待。

虽然救这两国飞行员可能是处于李达的人道主义,但是对于李达这种如同招待挚友的行为,让当时的很多同志大为不解,而李达则向大家解释“现在美军是我们的同盟国,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反法西斯国家,他们此行就是来帮助我们对抗日军的,难道对待我们的战友就不应该表现得热情一些吗?”

经过李达的这一番解释,原来对李达抱有质疑的人才明白过来。因为当时的美国对于八路军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国民党的报纸中来的,所以身处八路军阵营的美军飞行员对阵营中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

因为考虑到革命建设需要,但是当时红军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李达对美军机长表示,他们所处的八路军根据地十分开阔,想请美军机长帮忙选取一块好地方来搭建一个简易的机场。这样一来美军再次对日军进行轰炸的时候,这里就可以作为他们的一个基地,而且也便于他们和美国政府联系。

李达诚恳的说辞得到了美军飞行员的认可,在对当前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后,最后将机场敲定在长宁。

而这个机场也是我军除去延安机场以外,当时仅有的第二个机场,并且在这个机场建成以后,这个地方就成为了当时飞往延安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让到达延安的时间得到了极大的缩短,后来众多同志到延安参加“七大”,也是在这里乘坐的飞机。

并且因为李达的这次“善举”,在1945年6月,李达在安阳战役进行指挥的时候,应李达的要求,美军出动了几架轰炸机将日军安阳的老巢炸了个稀巴烂,这个行为不仅让日军大为吃惊,而这也是在抗日战争史上,仅有的一次美国空军配合八路军作战。

除此之外,在长征时期,担任团参谋长的李达在过草地时,因为物资的匮乏,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导致部队中很多战士身体十分虚弱,不少战士也因此得了夜盲症,李达十分心疼。

他当机立断拿出团部经费,给每个连队都拨了款,让连队领导给战士们买羊肉和羊肝吃。几天后,得到营养补充的战士们病都好了起来。后来才知道,李达为了节省经费,他把自己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而这些钱全都用于购买物资为战士们补充营养了。

1953年朝鲜战争爆发,而当时的志愿军参谋长奉调回国,参谋长的职位便空缺了出来。毛泽东亲自点将:“李达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做过参谋长,抗美援朝也得参谋一下,不然对李达是一件憾事。”同年4月,为新中国征战了半辈子的李达,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替国出征。

虽然李达这一生中战功赫赫,也长年身居高位,但是他却是一个对名利极为淡泊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对开国有功的将领们进行军衔评定,李达夫人得知此事后问李达“你觉得你能评个什么军衔呢?”但李达却回答说“可能是中将或者少将吧,我这一辈子为党为人民做的贡献实在是太少了。”

不久后,中央军委就举行了大授衔仪式,在这次仪式中,评出了一千九百多名将军,其中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以及五十七位上将的评定是最受人瞩目的。

而李达因为功勋卓著,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仅次于肖客的排名第二的开国上将,并荣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出任人民解放军计划和监察部部长,负责制定全军的训练计划。

而对于这些无上的荣耀,李达对此却完全不在意,所以未曾对家里人提起过。

一次,李达的女儿在学校中听到同学讨论他们父亲的军衔,李达的女儿对自己父亲的军衔产生了好奇,于是对自己父亲问道“爸爸,你是什么将呀?”

而李达则是笑着回答道“小孩子问这个做什么?我是什么将?我是芝麻酱,黄豆酱!”

李达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一生十分克己奉公,对于腐败深恶痛绝。1985年,李达返回自己阔别多年的家乡,当地的县领导在得知李达即将返乡的消息后,早早将一路的行程给安排好了,但李达到地方后,立马要求县领导取消了这些招待,并对县领导说:“我们都应该廉洁奉公,我这次出行早就说好了要自费,这些钱你们就省下来支援国家建设吧!”

虽然不管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文革时期,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李达都挺过来了,但是这些困难在李达身上留下了诸多隐疾,心脏病,高血压,胃里长瘤子这一系列疾病在刚刚过上“好日子”的李达身上全部显现了出来。

深感自己时间不多的李达,虽然刚做完手术不久,但是与时间赛跑的他从未停止过工作,为了给党和人民留下珍贵的党史资料,他带病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并且因为身体太过虚弱,所以时常需要夫人陪同,他才能正常完成自己的工作。

1993年7月12日,这位为新中国奉献了一生的老革命家李达在北京逝世。

按照李达的遗愿,在他去世后,他被安葬在了将军岭,在那里有很多当年129师领导的墓地,而李达生前和129师的战友们一起战斗,死后他还要和129师的战友们一起!

回顾李达戎马的一生,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态度,无不让人为之感动。在他去世后,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前来吊唁时,就曾代替邓小平说“李达同志是最好的参谋长!”虽然李达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身居高位的清廉,他留下的革命精神依旧值得我们赞扬学习!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