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轰动一时的高分电影飞越疯人院看了只能叫人34无语凝噎34」

时间:2023-03-04 22:05:22阅读:1808
电影《飞越疯人院》又叫《飞越杜鹃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原著小说发表于1962年,是美国六十年代反传统、反体制的发声之作,这部小说与《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同被称作“美国垮掉一代”…
  • 飞越疯人院
  • 剧情
  • 杰克·尼科尔森 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路易丝·弗莱彻

电影《飞越疯人院》又叫《飞越杜鹃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

原著小说发表于1962年,是美国六十年代反传统、反体制的发声之作,这部小说与《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同被称作“美国垮掉一代”的文学圣经。

电影1975年上映,距今44年,当时已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出色的表现力一举获得了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五项大奖。影片主要角色麦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的强制劳作,装成精神病人的样子,被送进精神病院……

其实电影《飞越杜鹃巢》“杜鹃巢”在现代英语中有“精神病院”的意思,这其中包含了很多隐喻,另外电影名字还取自一段儿歌:“一只飞向西,一只飞向东,一只飞越了杜鹃巢。”这三个句子实际上代表了影片中三个人物的最终命运。

电影开头,导演用一个长达一分钟左右的远景长镜头展示疯人院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院内的病人都安静的沉睡着,护士长瑞秋是另一位重要人物,她打开一道道门,进入这片死气沉沉的地方,在一段看起来友好的寒暄中,开始了她日复一日的工作。

其实导演的目标很明确,一开始就设立了片中的两大对立群体,一边是以护士长为首的管理者,另一边是以男主麦克墨菲为代表的被管理者。

虽然在疯人院中,被管理的病人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却无比精彩。

麦克墨菲的到来无疑给疯人院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在麦克墨菲和护士长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时,护士长觉得自己的控制权利受到了威胁,所以会处处和麦克墨菲作对,另一边是正常人的麦克墨菲肯定不想被规矩束缚,所以麦克墨菲成了病友们的灵魂领导人。

可颠覆麦克墨菲世界观的是,疯人院中只有包括他的少部分人是因为犯罪被关进来的,而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逃离现实世界,自愿留在这个疯人院的。这是一种对精神的腐蚀,恐怖的不是逃不出的疯人院,而是患者内心自认为自己应该在这个地方接受治疗,但是麦克墨菲并不认同这个事实。

但是,他们的出逃计划并不成功,麦克墨菲最终被残忍地切除额叶,变成一个真正的白痴永远的留在了疯人院……

这个疯人院不是一个精神病院,它存在是为了通过药物及专制控制疯人院病人的思想,彻底摧毁他们的一致,剥夺他们自由的权利,疯人院不仅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更是对虚伪的美国体质莫大的讽刺。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社会掀起一场反精神病运动,主张精神病在本质上不是医学的,而是社会的、政治的和法律的。

相关著作有米歇尔《疯癫与文明》,肯·克西《飞越疯人院》。

小说里强调了医疗通过生物医学的方式完成肉体惩罚与思想控制,比如频繁的用药丸、电击等治疗方式,烘托出生物医学占绝对地位的医疗氛围,如果一个患者被诊断为“无药可救”,那么他将面临脑白质切除的手术,最终成为一具没有思想的躯壳。

美国历史上有这种“终极疗法”的结果就是:许多病人虽然在手术后安静下来了,但他们也成了植物人,有的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治疗”的名义下的摧残。

一直以来,美国都以自由、民主定义自己

然而《飞越疯人院》却真实的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中各类弱势群体的可悲境遇。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及60年代的青年人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他们觉得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于是便通过自我放纵的方式“喝酒、留长发、服药”等进行自我逃避,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反常规方式来诉求一个充满爱、正义与和平的社会,可他们的种种诉求最终都以压制而告终。

1969年夏天,数百位学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空地上竖起了一块写有“人民公园”的牌子,并纷纷搭起帐篷,宣布要在那里建立一个理想社会,但是政府却出动了警力,什么坦克、直升飞机统统上阵,将公园内的学生包围,并威胁他们如果不离开就逮捕,最后学生和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学生们的帐篷都被坦克车铲平,在经历了三个星期的镇压,青年们的希望也彻底被浇灭。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被电影结局给震撼到,因为最终成功飞越疯人院的挺不是男主麦克墨菲,而是那个一开始装聋作哑、懦弱逃避的印第安“酋长”。

酋长虽然身材魁梧,性格上却胆怯懦弱,那时因为他有自己的无奈,因为小时候目睹了父亲(一位真正的酋长)被白人妻子教化而逐渐失去自我、失去土地,最后被社会利用欺骗致死。

所以酋长离开家庭后,始终保持“不是我自己先装聋的,是别人认为我即听不见叶说不出话而已。”酋长并不是个例,他的经历就是无数印第安人生活经历的折射。

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他们没有话语权,因而有的人选择麻痹自己,有人选择默默承受,还有人选择竭尽全力的去适应这个社会,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结局令观众欣慰的是,酋长在麦克墨菲的感染下,终于有了勇气和力量,发挥了自己的实力,搬起石墩砸开牢笼,奔向自由。

麦克墨菲代表“垮掉的一代”他最终说:“至少我试过了……”

印第安酋长则是被自由唤醒的一代,代表美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的“沉默”,他的转变和最后的出逃也象征着美国社会的改变,影片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出场,并不彰显他的存在,而是时刻突出他的重要性。

影片隐喻的现实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对自由和个性的呼唤对精神病院管理制度和临床医学体制的抨击反体制、反权威,崇尚叛逆反霸权,反专制。

《飞越疯人院》生动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状态,反映了当时高度机械化的美国社会,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以为是“正能量满满”的励志片,实则冰冷无情,残酷备至。

看得很是压抑。

文原创,图网络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