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发展报告「电影行业研究报告全产业复苏有望和春天一起到来」

时间:2023-02-04 03:18:49阅读:1292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刘欣)一、复盘海内外电影之路:全球恢复较为缓慢,供需双弱格局扭转仍需时间(一)复盘美日韩疫后复苏之路:道阻且长,美国电影供给仍处低位大盘看,美日韩逐年复苏,但仍未完成恢复…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刘欣)

一、复盘海内外电影之路:全球恢复较为缓慢,供需双弱格局扭转仍需时间

(一)复盘美日韩疫后复苏之路:道阻且长,美国电影供给仍处低位

大盘看,美日韩逐年复苏,但仍未完成恢复。美国 2022 年票房恢复至 2019 年的大约 61% 水平,日本恢复至 69%水平,韩国恢复 40%水平。2020 年美国下滑最多,2021~2022 年 的反弹也最为猛烈,但即使在基本完全放开的 2022 年,整体票房成绩也未恢复到疫前水 平。我们认为海外电影行业疲软主要是由于流媒体冲击分走需求 疫情阴影持续下聚集消 费习惯改变 供给产能受抑制影响更明显(美国作为电影出口大国,其供给亦影响他国大 盘恢复节奏,但美国电影制作周期较长,即使放开亦需较长时间消化疫情对制作的影响, 供给放量速度较慢,22 年美国月度电影在映数量占比约为 40%~70%)。 但整体看,由于防疫政策未出现类似我国 2020 年(紧)—2021 年(相对放松) —2022 年 11 月前(紧)的疫情防控变化,海外整体电影市场随着防控放松是实现了逐年恢复, 只是恢复节奏较慢。

(二)复盘中国电影疫中之路:曲折反复,供需皆弱致使大盘承压

回望二十条前国内电影大盘:整体承压,供给端受疫情 监管收紧影响偏弱,场景端由 于疫情反复,影院开业受到压制。1)20 年 1 月-20 年 8 月,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全国影 院停摆,电影制作、宣发等亦处于停滞状态,大盘明显回落;2)20 年 8 月-21 年,行业 曾由于疫情得到控制,影院基本恢复营业 供给正常放量(600 余部)。行业表现同样有 所恢复,全年票房恢复至 2019 年的 72%;3)22 年受疫情再次冲击高开低走。1-2 月份 及春节期间仍能达到 19 年 89%水平;此后 3 月疫情多次反复,防控加码叠加影片审核趋 紧,大盘景气度明显下滑,22 年票房仅为 19 年的 46%。

内容侧:疫后供给变化与疫情波动正相关。20 年疫情影响影片拍摄进度,上映影片数仅 为 19 年 60%;21 年国内疫情相对平稳,其产能也已基本恢复至 19 年同期水平,疫情对 影片制作的负面影响已基本消化。但 22 年受疫情影响供给再次回落(358 部,与 20 年 基本持平),但我们认为此时产能限制并非是回落核心原因(1-2 月疫情稳定期供给与 19 年持平),主要系疫情扰动下片方信心不足,主动撤离/延期上线(3-6 月表现尤为明显)。

进口片减少是影响供给的另一核心因素。20 年后海外进口片明显减少,原因主要包括: 1)22 年前海外受疫情冲击更加明显,且海外影片制作周期较长,产能恢复速度较慢限 制了进口片的引进数量;2)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近年中国对海外片的引进政策明显收紧。

场景侧:受疫情影响影院和银幕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单银幕产出趋势下降。1)绝对值看, 根据灯塔数据专业版,19/20/21/22 年全国在运营影院数分别为 11470/11977/12458/12581 家,22 年全国银幕数达 7.7 万块,同比增长 1.6%,增速明显放缓;2)单银幕产出看, 16 年至今单银幕产出趋势下降,22 年单银幕产出 35.6 万元,仍远低于 19 年水平(87 万 元)。

渠道格局看,长尾市场出清,头部公司长期市占率有望提升。疫情管控下影院营业率大 幅下滑叠加固定经营成本支出,带来长尾市场出清以及头部影投市占率小幅提升。但也 可以发现在疫情相对稳定的 21 年,影投集中度有所回落,可能是市场缓和情况下部分中 小影院重新开张所致。基于此推测,reopen 后头部影投市占率或短期小幅下滑;但长期 看,头部公司具备更强的资金实力(带来扩张速度与选址优势),以及较高效的经营效率 (规模效应 管理经验丰富),市占率有望提升。

二、电影复苏:对比海外,国内市场风景或将更好

(一)供需双端修复,春节档复苏超预期

参考海外经验与国内市场 2021 年表现,防控放开 供给恢复的电影行业在 2023 年有望恢 复至疫情前 7 成以上水平;但我们对 23 年国内电影大盘的复苏预期更加乐观,认为有望 恢复至 19 年的 8 成以上。

1、供给端:国产放量速度或快于海外,进口片审核边际放松有望贡献 20%增量

国产电影端:预计复苏节奏快于海外。影片制作角度看,国内电影制作周期更短(美国 六大制片厂平均一部影片制作周期为 871 天,即 2 年 ;而国内电影平均制作周期为 2 个 月-1 年),reopen 背景下影片制作环节更加顺畅 厂商制作积极性提升,其传导至供给端 放量的速度也将更快。此,海外复苏节奏较慢一定程度上与影片制作受疫情压制有关(放 开较早 影片制作周期较长,所承受的等待影片制作恢复的窗口期也较长)。但疫情对国 产片制作影响已基本于 21 年消化(可参考中美 20-22 年月度上映影片相较于 19 年的恢 复率),此前供给偏弱的核心矛盾并非完全是产能限制,而是疫情扰动影片定档及上线表 现,因此部分头部影片选择伺机观望或延期上映。当前防疫政策优化,核心矛盾已将趋 于解决,叠加前期厂商有较多存货影片积压待释放,后续国内厂商影片制作及定档都将 更加积极。 短期看,受益市场情绪及厂商释放存货需求,其定档速度或快于预期;中长 期看,受国产片制作周期特性等影响,国产端供给有望较快恢复至疫情水平。

2023 年春节档共有 7 部影片定档,定档影片类型多元化;亦有部分重点影片提前卡位 五一等其余档期(《长空之王》、《检察风云》、《风再起时》、《宇宙编辑器》等)。此外, 除已官宣定档影片外,国内头部厂商亦储备有较多丰富内容择期上线,有望带动 23 年行 业供给快速修复。

进口电影端:引进政策松绑,有望贡献 20%票房增量。22 年 10 月以前,受国际形势等 因素影响,进口片审核整体趋紧,因此即使是在海外电影制作经过较长时间的消化基本 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其修复亦未很明显的传导至国内大盘。 22 年 11 月起陆续有进口片定档上线,《阿凡达 2》亦于 12 月 16 日于国内上映(直面国 内疫情放开窗口期背景下,当前国内票房已达 16 亿),距上部迪士尼影片被引进已过去 11 月之久(《魔法满屋》定档 22 年 1 月 7 日,票房仅达 7668 万);23 年 1 月,亦有多部 漫威电影(《黑豹 2》、《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雷霆沙赞 2》等)时隔近 4 年再次 引进(上部被引进漫威电影为 19 年 6 月的《蜘蛛侠 2:英雄远征》),一定程度上标志进 口影片审核松绑,或将刺激进口影片供给修复。对标此前票房占比(16-19 年进口片票房 占比约 40%,22 年占比约 22%),有望贡献约 20%票房增量。

此外, 海外 Netflix 与迪士尼流媒体竞争激烈,且皆具备较强原创电影制作能力 头部电 影公司分销权(Netflix 有权分销华纳、环球等公司超级 IP;迪士尼拥有华特迪士尼动画 工作室、皮克斯电影工作室、漫威、卢卡斯影业、福克斯等众多内容制中心),流媒体侵 占一部分电影院线市场(此前部分电影采取院网同步,现在部分电影保留 45 天影院保护 期)。而国内爱优腾芒更关注于剧集综艺等业务,且流媒体混战已基本成为过去式,当前 各平台更注重降本增效与实现盈利,因此不计成本的抢占电影院线市场概率较小,国内 院线电影的渠道独占性好于海外,供给端受流媒体冲击将更小。

2、需求端:春节档表现超预期,验证需求恢复

对标海外,美国影院 21 年 4 月开始大规模恢复开放,其完全停摆时长超 1 年;而国内虽 受疫情反复影响,但影院于 20 年 7 月恢复开业起,未再出现完全停摆,合理推断影院恢 复速度也将快于美国放开初期。防疫政策大幅优化后,影业营业率回升,1 月营业率超 80%,环比大幅改善。需求复苏节奏看,短期受感染高峰影响外出需求减弱,但高峰过 后线下娱乐消费需求恢复明显,春节档即验证了复苏的需求。 2023 年春节档票房后来居上,复苏超预期。截至 23 年 1 月 27 日(年初六)24:00,春节 档前六日累计票房(不含服务费)已达 62 亿,同比 19/22 年增长 13.2%/12.5%(分别为 54.66/55 亿元)。逐日来看,年初一总票房 12.38 亿元,略逊色于 22 年(yoy-6%);而后 逐日起势,年初二至初六分别实现票房 10.18/10.31/10.09/9.87/9.04 亿元,同比 22 年增长 6%/12%/25%/25%/27%,亦反超 19 同期水平(分别为 9.36/8.72/7.96/7.74/7.21 亿元),验 证 23 年春节档观影需求的强势复苏。而初二起强劲的反超趋势或代表着观众择片的参考 因素逐渐从片前宣发到向观后口碑传播侧重,后疫情时代观众的观影选择更加理性,影 片质量重要性提升。

量价拆分看:票价略有下降,大盘增长主要为观影人次带动。1)票价角度看:2023 年 春节档前六日平均票价(不含服务费)为 48.1 元,同比 21 年下降 0.2%,略呈下降趋势, 为近十年票价首次下降,有利于激发观众观影需求;2)观影人次角度看:23 年春节档 前六日观影人次为 1.28 亿次,相比 21 年增长 13%,验证线下复苏趋势,但仍低于 19 年同期水平(1.31 亿人次),后续仍有恢复空间。

逐日量价看:观影人次趋势坚挺,整体票价基本维稳。1)观影人次看,首日略承压,后 续逐步追平 19 年水平,且呈现更坚挺的态势。23 年初一到初六观影人次分别为 0.25/0.21/0.21/0.21/0.21/0.19 亿人(19 年同期为 0.32/0.22/0.21/0.19/0.19/0.18 亿人),同比 21 年分别-2%/9%/13%/23%/21%/21%;2)票价角度看,初一到初六平均票价分别为 48.6/48.6/48.3/47.8/47.5/48.2 元,整体变化不大。

分区域看:2023 年各级城市票房占比与 2022 年基本持平,四线城市票房占比略有提升。 一线/ 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票房分别占比 11%/33%/21%/35%,四线城市票房占比同比小 幅提升 0.7pct,或为疫情放开后春节回乡流动增加。

渠道端看:格局基本稳定,头部影投优势明显。春节档头部院线集中度基本稳定,CR3 市占率约为 31.19%,同比下滑 0.35pct,基本维稳;其中万达院线市占率达 14.63%,同 比略增 0.26pct。

内容端看,两雄争霸,《满江红》后来居上,但喜剧类题材较少或影响票房表现。截至目 前,《满江红》、《流浪地球 2》、《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交换人生》分别 实现票房 26.1/21.7/7.5/4.9/3.6/2.9 亿元。整体来看,今年春节档影片口碑好于 22 年,在 疫情放开的首轮高峰过后,厂商皆拿出重点储备作品冲击春节档,影片质量进一步提升 (表明国产电影工业化/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内容质量不确定性持续下降),其中《流浪 地球 2》豆瓣评分 8.2 分、《满江红》7.8 分、《深海》7.4 分、《无名》6.8 分(22 年评分 TOP3 的春节档电影为《狙击手》7.7 分,《奇迹.笨小孩》7.4 分,《长津湖之水门桥》7.2 分),但票房表现有所分化。 《流浪地球 2》与《满江红》为今年票房桂冠的主要争夺者。与去年相比,今年两雄争 霸格局更为明显,《满江红》与《流浪地球 2》票房占比分别为 43%/30%;21 年排名 TOP2 的影片票房占比分别为 43%/22%。

(二)大盘测算:乐观估计 23 年大盘可恢复至 8 成以上,影院经营杠杆带来利润弹性

1、中性假设下,预计 23 年电影大盘(含服务费)票房为 553 亿元

我们采用两种方式对 23 年大盘进行预测

方法一:以春节档票房占比倒推全年大盘

19/21/22 年春节档前六日票房(含服务费)为 59/78/60 亿元,占全年大盘的 9%/17%/20% 近两年春节档占比提升主要受疫中全年票房疲软影响。我们假设 23 年随着疫情放开,春 节档票房占比较 21/22 年有所下降,但仍略高于 19 年水平,假设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 春节档票房占全年比例为 14%/12%/10%,对应全年大盘分别为 482/562/674 亿元。

方法二:基于观影人次*平均票价进行敏感性分析

观影人次:20-22 年观影人次分别为 5.49/11.67/7.11 亿人,相较于 19 年恢复 32%/68%/41%。 23 年随着疫情放开,影院关停及社交隔离对观影需求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基于春节档观 影人次占全年大盘的比重,并考虑疫情反复对观影需求的影响进行预测。我们假设保守/ 中性/乐观情况下,观影人次恢复至 19 年的 65%/75%/85%。 平均票价:20-22 年年平均票价分别为 37/37/40/42 元,平均票价呈上升趋势,再考虑今 年春节档平均票价略有下降,我们假设保守/中性/乐观情形下平均票价为 40/42/44 元。 票房:预计在保守/中性/乐观情形下 2023 年大盘票房分别为 449/544/646 亿元,同比 19 年恢复至 70%/85%/96%。 将上述两种方法取平均值,预计在保守/中性/乐观情形下 2023 年大盘票房分别为 446/553/675 亿元。

2、院线经营杠杆分析:大盘票房进入 329 亿元后,万达院线实现盈亏平衡,利润弹性为 收入的 2.7 倍

我们将以万达院线为例,测算不同票房大盘假设下院线的利润弹性。院线业务成本主要 包括可变成本与相对固定成本两部分: 1) 可变成本:主要包括电影专项基金(约为票房 5%)、税金及附加(约为票房 3%)、 片方分账(约为净票房 45%)和租金成本(根据公司财报显示,租赁费按照净票房 11%收取),可变成本约占总票房 59.5%。 2) 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18-19 年分别为 4.90/5.18/5.38/11.17 亿元,中 枢约为 7 亿元)、职工薪酬(18-19 年分别为 11.76/11.37/8.61/10.99 亿元,中枢约为 11 亿元)、物业及其他相对固定费用(审计、咨询、服务费等,保险费,系统维护费, 清洁、保安费等;18-19 年分别为 5.13/4.40/2.68/3.50 亿元,中枢约为 4 亿元),基本 不随票房变动,是院线经营杠杆的主要来源。

假设:1)基于上述大盘敏感性分析,我们分别简化假设在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电影大 盘将恢复至 19 年 7/8/9 成左右;2)万达院线作为国内龙头,22 年市占率约为 16.94%, 我们预计随着疫情放开,部分小影院将恢复经营,短期万达市占率会小幅下调,我们假 设 23 年万达市占率约为 16.5%;3)盈亏平衡分析时不考虑卖品、广告等非票收入。 结果显示:假设在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电影大盘将恢复至 19 年 7/8/9 成左右,以中性情 况为基准,大盘变动幅度为±13%,传导至万达院线利润(不考虑非票业务部分)分别 为 7.99/12.28/16.56 亿元,变动幅度为±35%。大盘综合票房进入 329.38 亿元后,万达院 线对应实现票房 54.35 亿元,其进入盈亏区间。

三、重点公司分析

1、中国电影:全产业链行业龙头,直接受益进口片引进恢复

公司为中影集团旗下核心资产,是少数具备全产业能力的行业龙头。公司具备领先的内 容投资能力。复盘公司过往内容投资履历,公司多以参投方式参与投资,商业片与主旋 律偏皆有涉足与建树,历年投资影片票房超 20 亿的已达 11 部,其中参投 9 部,主投 2 部(《流浪地球》46.86 亿元 《美人鱼》33.91 亿元)。

《流浪地球 2》定档春节,后续内容储备丰富。公司主投的《流浪地球 2》定档春节档, 截止 1 月 27 日 24:00,其票房为 21.7 亿元,最终票房预计达 25-30 亿元,参考流浪地球 1 公告猜测投资比例约为 20%,预计可贡献利润 1-1.4 亿元,打响新年第一炮;此外,参 投的春节档电影《满江红》亦表现突出(26.1 亿元)。展望后续,公司参投项目《宇宙编辑器》(科幻题材)、《长空之王》(王一博、胡军主演,空军题材)已定档 23 年 4 月,且 储备有《龙马精神》(成龙、刘浩存、郭麒麟主演)、《热烈》(黄渤、王一博主演)、《伟 大的战争·抗美援朝》、《群星闪耀时》等影片,将在 23 年择期上映。

公司拥有进口片牌照优势,直接受益进口片引进恢复。根据我国现行的海外电影“一家 进口,两家发行”政策,中影集团是唯一承担境外影片的进口业务的公司,集团旗下子 公司华夏和中国电影为两家发行商,因此公司具备明显的进口片发行的牌照优势。当前 进口片引进政策已出现明显边际放松,预计 23 年进口片数量将高于前几年,公司将直接 受益海外供给增加和线下观影需求恢复。 下属院线票房市占率第一,有望协同复苏。公司拥有四条控股院线和三条参股院线,掌 握全国 20%的影院和票房。截至 2022Q3,公司旗下控参股院线和控股影院合计覆盖全国 21,282 块银幕和 267.18 万席座位,公司银幕市场占有率为 28.04%。展望后续,随着疫情 管制放开,线下影院营业率逐步恢复正常,影院院线有望与行业协同复苏。

2、博纳影业:主旋律电影投制龙头,内容储备丰富静待业绩修复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内容投制能力,主旋律影片领跑者。公司连续十余年出品影片数量 位列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第一,累计出品影片超 250 部,总票房超 600 亿元,票房占比始 终位列中国民营电影公司前三甲,具备极强的电影投制能力。截止 23 年 1 月,公司已有 16 部影片票房超过 10 亿元;其中尤擅长主旋律电影制作,公司主出品《长津湖》、《长 津湖水门桥》、《红海行动》分别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 1/8/9 名。

《无名》受限题材及观影门槛等影响,票房表现低于预期。截至 1 月 27 日 24:00,实现 票房 4.9 亿元,排名第 4。主要原因为 1)程耳导演(执导《罗曼蒂克消亡史》)风格鲜 明,擅长非线性叙述,文艺片风格突出,具备一定观影门槛;2)《无名》作为谍战题材 影片,与春节档合家欢氛围匹配度不高,亦一定程度限制影片表现。 展望后续,1)内容侧看,公司储备多部重点内容待上映,其中梁朝伟、郭富城主演的港 片《风再起时》定档 2 月 17 日,参投影片《长空之王》提前卡档五一;此外《爆裂点》 (林超贤导演)、《少年时代》(陈凯歌导演)、经典 IP 续作《红海行动 2》《智取威虎山前 传》等筹备中等待上线。在已被验证的工业化主旋律电影投制方法论加持下,储备影片 口碑具备较高保障,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2)渠道侧看,公司作为全产业链布局龙头 之一,亦具备较优质的院线影院资产,公司未来将持续进行下游影院市场拓展(拟将 2.1 亿元 IPO 募集资金用于博纳电影院项目投资),上下游业务有望疫后实现协同复苏。

3、光线传媒:优质内容生产商,手握多款大作,业绩弹性较大

动画电影领军,着力开发中国神话宇宙。公司曾出品动画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票房 50 亿,中国内地总票房第 4,动画电影总票房第一)、《姜子牙》(票房 16 亿,动画电影 总票房第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票房 9.5 亿,动画电影总票房第八),均验证公司 优质的动画电影开发实力。公司当前已成立“光线动画”厂牌,主要进行中国神话宇宙 的开发,目前规划了超过 30 个动画电影项目,包括《茶啊二中》《大雨》《哪吒之魔童闹 海》《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 2》《大鱼海棠 2》《凤凰》《最后的魁拔》《八仙过大 海》《大理寺日志》《相思》《小倩》《朔风》等,储备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23 年为产品大年。动画电影预计年内《茶啊二中》《大雨》等有 望上线;此外公司亦储备有较多真人电影待上线,包括《坚如磐石》(张艺谋导演- 雷佳 音/张国立/于和伟/周冬雨,重点项目)、《扫黑·拨云见日》(五百导演)、《我经过风暴》 (秦海燕导演-佟丽娅/吴昱翰)等,影片上映数量或高于此前,可关注后续定档及上线表 现。 《深海》春节低于预期。公司主投主控的动画电影《深海》经历 7 年制作周期,将中国 水墨风与 3D 技术结合打造 “粒子水墨”动画效果,上线后影片画面 故事内核口碑较 好,验证了公司在动画电影方面领军地位及可复制性。但不得忽视的是,春节合家欢的 氛围基调与《深海》立意并不完全匹配,叠加今年春节档激烈的竞争,其票房低于此前 预期,截至 1 月 26 日 22:00,实现票房 3.04 亿元,排名第 5。此外,公司亦参投春节档 《交换人生》(实现票房 2.71 亿元,排名第 6)。

4、万达电影:国内院线龙头,关注高经营杠杆带来利润弹性

国内电影院线龙头,院线经营杠杆高利润弹性大,有望直接受益疫后电影市场复苏。万 达院线背靠万达商业占据流量优势,同时具备先发布局的心智优势,22 年院线市占率为 17%,处于绝对龙头地位(排名第二的中影数字院线市占率仅为 8%)。疫情管制放松带 动线下院线营业率恢复,将直接受益观影人次提升带来院线收入增加。此外,由于院线 资产固定成本较高,其较高的经营杠杆从商业模式上具备较高的利润弹性。

更高效的运营效率以及扩张速度带动长期市占率提升。本质来看,万达高效率来源于流 量优势 高效的变现效率 更好的管理水平。除背靠万达商业带来人流优势外,公司在疫 情期间亦不断修炼内功提升变现能力,1)卖品方面,和子公司时光网明确衍生品业务方 向,打造影视动漫、国风国器、大国重器和潮流手办四大赛道,利用品牌优势,与哈根 达斯、良品铺子等多个品牌联名打造万达影院专属产品,增加产品吸引力;2)广告方面 公司有显著多的广告资源,除了映前广告,万达通过自身品牌以及商场开发了各类型的 阵地广告以及商场广告。此外,公司行业龙头的规模效应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带来更高的人效。

内容投资制作业务具备不确定性,但 23 年 pipeline 丰富。公司虽已于过去形成唐人街、 鬼吹灯等知名 IP,但其内容工业化制作能力仍弱于一线厂商,贡献利润量级具备较大不 确定性。展望 23 年,除参投《流浪地球 2》外,公司储备有《维和防暴队》(黄景瑜/王 一博)、《寻她》(舒淇)、《宇宙编辑器》、《倒数说爱你》(陈飞宇/周也)等影片择期上映, 内容储备相对丰富,可持续关注后续定档及上线表现。

5、猫眼娱乐:在线票务龙头,关注顺周期复苏机会

在线票务龙头,大盘复苏有望带动业务修复。猫眼娱乐背靠腾讯、美团、光线,拥有强 大的“流量 内容”禀赋,是国内的在线票务龙头平台(截至 2018 年 Q3,市占率达 60%)。 此前,受疫情防控 供给偏弱影响,票务业务持续低迷。中短期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 大幅优化,电影大盘有望实现困境反转,将有效带动在线票务业务恢复;长期看,猫眼 在线票务龙头地位稳定,且观众线上购票习惯已然养成,后续单张票补仍有下降空间。 此外,公司亦积极拓展票务品类供给,当前业务以延伸至脱口秀、密室、沉浸剧场等, 随着线下消费场景复苏,多种类票务服务均有望贡献可观收入。

公司内容储备丰富。截至 22H1,公司参与开发/发行的已上映影片总计 15 部(含主控发 行影片 6 部),累积实现票房占比恢复至 19 年同期水平。展望后续,除公司参与出品发 行的《绝望主夫》(元旦档,票房 3 亿)以及春节档的《满江红》(票房 21.76 亿元)、《交 换人生》(票房 2.71 亿元)外,公司储备有较多影片,包括《宇宙编辑器》(定档 4 月 1 日)、《请别相信她》(定档 5 月 20 日) 、《检察风云》 (黄景瑜/白百何,定档 4 月 29 日)、 《保你平安》 (大鹏/李雪琴) 、《《人生路不熟》(乔杉/范丞丞)、《通天塔》(网络电影, 定档 6 月 22 日于腾讯视频上线)等,有望带动娱乐内容服务收入增加。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电影产业发展报告「电影行业研究报告全产业复苏有望和春天一起到来」

2020中国电影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电影行业遇到了极大地冲击,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全部关闭,管制。随着国内疫情逐渐控制,电影院也开始慢慢开始开张,进入正轨。今天财政部又出台了电影行业的支持政策,希望可以为电影行业的复苏提供帮助。

  5月14日,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支持电影行业发展,财政部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且将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符合本公告规定的免征条件,但缴费人在本公告发布之日前已缴费的,可抵减缴费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或予以退还。

  持续的停业下,亏损已成电影院的普遍情况。北京市丰台区某电影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停业并失去票房后,电影院便未有收入进账,多月处于亏损状态,而目前承担的经营成本主要为租金、员工工资等,其中租金虽已通过协商进行了一定数额的减免,但每月仍需支出约20万元。

  涉及影院业务的上市公司也未能逃脱亏损,包括被视为院线龙头的万达电影(17.030, 0.07,
0.41%),也在日前公开了一季度预亏5.5亿-6.5亿元的现状,并称,“公司下属影院受疫情影响全部停业,预告期内电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费用支出却较为刚性,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此外,一季度预亏2000万-2800万元的当代东方(1.490,
-0.08, -5.10%)也在业绩变动原因中表示,公司影院在2、3月处于闭店状态,使得营业收入下滑。

  这场突如其来,规模浩大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电影产业尽管在产值上微不足道,也不是关乎衣食住行的刚需产业,但谁都无法忽视它对于精神上的抚慰作用。希望随着支持政策的出台,可以给电影行业中优秀的企业可以迎来新的转变和复苏。大部分人都希望,眼下既是危局又是变局。在寒潮中坚定向前的影视行业能够脱胎换骨,而那些艰辛往事终将变成遥远的回忆。

  了解更多企业服务,财务知识,请关注绍兴海超财会。

电影产业发展报告「电影行业研究报告全产业复苏有望和春天一起到来」

想问下2019年电影行业趋势,大家觉得前景如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市场越来越火热,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节节高升,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使人们现在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简单的物质生活已然满足不了现今社会人们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带来的美妙,电影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12月13日消息,国家电影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


  该文件提出的目标任务为:

 第一,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电影院和银幕分布更加合理,与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分布更加匹配。

   第二,大中城市电影院建设提质升级,先进放映技术和设施广泛应用,舒适度等观影体验进一步提升。

 第三,县级城市影院数量稳步增长,有条件的地区加入城市院线的乡镇电影院数量快速增长。

    第四,院线制改革不断深化,涌现出一批实力较强、经营规范、资产联结为主的大型骨干电影院线,特色院线形成差异化优势。

  文件提出的主要措施有:加快电影院建设发展、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加快特色院线发展、规范发展点播影院和点播院线。其中包括通过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电影院安装巨幕系统、激光放映机等先进技术设备给予资助。资助金额不超过设备采购支出的20%,每家影院不超过50万元。还包括鼓励电影院线公司依法依规并购重组。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进行院线整合,推动电影院线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01 票房直线飙升,数据说明趋势;

2018年内地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大关,并且有望于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2018年我国的银幕数量已达60079块,且国家明确目标与任务,到2020年银幕数量要达到8万块以上,可想而知今后的票房会有多高!2018 年我国年度观影人次再破新高,达17.16 亿人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影也成为了人们平常生活娱乐的方式之一,消费者的观影需求在日益增长中,内驱消费动力不断增强。

从逐年攀升的票房数据、不断突破的现象级电影数据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文化产业正在腾飞,并且向着国民经济支柱的方向发展。同时,影视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美国占 43%, 中国不到 5%!影视文化产业在 GDP 中的占比:美国占 21% ,中国只有 2.5%!在中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球第二的基础上,我们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2 中式大片表现突出;

中国影视产业在国际影响方面也正呈现出良好态势。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个方面都越来越好,赢得了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关,好电影春天到来;

018年影视行业增量更保质,年度满意度明显提升。早在2017年底,电影主管部门就把2018年命名为“中国电影质量促进年”。一年过去了,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不但以破600亿元的票房成绩顺利收官,年度观众对重点国产影片的满意度大有增长。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电影投资市场非常具有投资潜力,可以说电影版权投资就是近几年国内的风口之一。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所以如果大家看到电影市场的投资潜力,那顺势而为就可以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