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创作环境金基德

时间:2022-12-28 21:08:35阅读:4485
金基德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一个永远关注边缘人的艺术家,每一部作品带有金基德独特的个人魅力。每周一篇,这次为大家带来金基德眼中的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创作环境。本文来自李英文的圈子,他自己介绍说:每周一篇干…
  • 1960年金基德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奉化郡,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山村里长大,自小热…

金基德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一个永远关注边缘人的艺术家,每一部作品带有金基德独特的个人魅力。

每周一篇,这次为大家带来金基德眼中的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创作环境。

本文来自李英文的圈子,他自己介绍说:每周一篇干货文章,第一是为了督促自己学习,第二是督促自己多听一些干货,顺便呢分享给大家。所以,感兴趣的同学,快去关注他。)

Q: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中文叫《野兽之都》,韩文翻译叫《野生动物保护区》。当时在拍摄作品的时候,韩国有电影审查制度负责人到片场会跟他交涉。之后韩国电影人就开始游行示威了,要求放开表现的自由,所以各式各样的电影开始登台。想问一下导演,在拍摄《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时候,由于涉及到非常敏感的南北问题,当时状况什么样?

A:这是我的第二部作品,不过选景都在巴黎进行的。当时跟北韩的话题都是比较敏感的,电影情节里的人物是来自北朝鲜的特战士与韩国国籍画家之间的故事。这部作品在韩国上映的时候,韩国的安全部门出于对北朝鲜的暴力或者政治性因素的顾虑,专门派两名人员参加放映仪式进行观看。据我了解,他们看完之后觉得没有涉及到国家机密,就悄悄退场了。

《野兽之都》

当时的审查内容包括关于性的问题,过度的暴力会不会出现?比如捅刀子的时候捅到哪以及男女亲密的暴露,都在限制的范围之内,到了90年代中期就不成问题了。现在韩国采用的是等级制度,分别是12岁、15岁、18岁及18 岁以上,还有限制性播放等级来组成的。15岁就是家庭成员都能观看的电影,18岁的需要是成人才可以观看。最高的等级就是限制上映的电影,限制上映的电影只能在专门的影院才能播放!

现在的电影基本不会受到最高等级的限制,但是我的《莫比乌斯》曾受到过限制的。影片中有一个地方是栏杆被切割掉了之后还在动的特效,通过特效创作的,这个部分受到限制。一个是母子乱伦性交的场景,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而是在梦境来出现的,也受到了限制。为了在影院上映,我把这些部分剪辑掉了大概有两分钟,获得了审批。这也是比较感到惋惜的部分,但是也可以接受的处理。

《莫比乌斯》

现在限制没那么严苛了,或者对我太宽容了,我最近的一个作品叫《》,甚至获得了15 岁可以观看的审批。其实这个电影它的故事情节大概是北朝鲜与韩国都存在问题,这样的批评的电影。这种电影以前是比较敏感的话题,15岁根本就不可能想象,现在认为我们下一代需要了解这部分存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韩国的创作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没有因为政治规条的原因所拘束。他可能会受到限制自己的创意等方面引起的不足,不是政治上受到了限制。

《网》

Q:韩国电影从审查制度过渡到分级制度,中间有一个细节,韩国好多电影人剃一个光头,然后去街上游行,这个抗争的过程叫光头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我想听金导您对当时是怎么看的?能不能稍微详细的介绍一下,怎么参与运动的?韩国电影人他们怎么参与这个运动的?

A:在韩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比如南北战争、光州事变类似的事件,对韩国人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伤痕,这种伤痕是不论哪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会有。所以文化界及电影界的人士,他们对社会存在的这种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这种斗争归根结底概括为民主化,所有的个体都可以得到尊重的民主。

在日战、南北战争和光州事件这些过程中,韩国的人权被人严重的蹂躏。如果没有这些历史的事件,美军就不会驻军在韩国,因为受历史的影响,我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比如说《收件人不详》、《海岸线》。除了我之外,其他导演也做出了这方面的努力,李沧东导演的《薄荷糖》也是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治疗韩国民众心中的伤痕,心灵上的阴影可以去除掉,这就是我们作为文化界的人士做出的努力!

像光头运动现在很多作品还围绕着这个时期为背景,进行一些创作。我们的电影归根结底它的目的就是获得民主化,获得人权的恢复。

Q:现在韩国有一个自由创作的空气,因为我之前的时候看到电影《隧道》,很直接地批评了政府的一个豆腐渣工程,我想朴槿惠是不愿意看到的,现在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这种机制是如何诞生的?

A:你说的《隧道》我也看了,他是河正宇主演的。在韩国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隧道坍塌的事件,跟它有类似的事件出现过,分别是圣水大桥与百货商店坍塌的事件,电影就应该反映社会的问题,比如说政经勾结带来的豆腐渣工程,就像你说的当权者是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作品诞生。但是韩国的宪法其中一个规条是这么说的:权力来治理民众。所以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电影反映。

《隧道》

作为电影人,我们创作的时候不要考虑国家领导是否喜欢,是为了避免像百货商店和圣水大桥坍塌类似的事件真正发生,我们一定要带着自己的信念或者理念创造像《隧道》这样的电影。

我们生活中有两个灾难,一个是人灾,另一个是天灾!天灾是不可抗力的,但是人灾是围绕利益之间的一些勾结,产生不得当的腐败,这种人为造成的灾难人,我们作为导演,有充分的理由对他进行监督,把它作为作品,在作品中体现出它的祸害,韩国是以后也会产生这样的继续产生这样的作品。

Q:金导,你以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为背景拍摄了电影《停止》,由于现在我们国家雾霾特别严重,可能未来五年是发展核电站最多的国家。如果在中国拍这种题材还是特别敏感,所以我想知道你在韩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为什么会知道的事情?然后这个电影你在里面会有什么样的?

A:《停止》不是在韩国拍摄的,在日本拍摄的,那拍摄之后在韩国获得了审批,2015年的北京电影电影节播放过这个作品。就像《隧道》关乎我们的未来的安全,这个作品也是相同的意义。其实核电站的问题以前在俄罗斯发生过,然后2011年在日本发生,未来也许还会再发生,作为我个人认为从电影的角度上警告世人,再把核电事故发生之后的给民众带来的一些灾难呈现在电影里震撼人的心灵。

韩国受欢迎的票房电影通常情况有两个,一个是实际情况,实际发生的事件基础上的作品,第二个是以人物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像我们以前中国上映的一部的《鸣梁海战》,就以舜臣将军为题材的作品,取材于历史票房会特别好。

韩国现在艺术类的电影,发展不是特别的好,反而商业电影发展得非常强势,它的题材也是多采用历史的人物,就是发生过的事件为题材,这种发展对我做艺术导演来讲会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种商业电影,他们没有采用历史与事件,类似于《隧道》来警告世人,这样的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题材。

Q:韩国的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超越法国与德国,是否与韩国的电影基础教育有关?

A:韩国的本土票房占有率高的原因是由于导演的商业制作水平比较高,第二个是投资者运作的体系非常完善,科学的从制作到发行,然后进入院线都非常到位。营销做的也好,比如说电影的制作费用为100亿,那么营销费用是20亿至50亿。在韩国从它的制作,发行到最后的周边售卖,全部都有一个企业或者投资者来进行掌控。

一部电影它的投资者实力比较强,可以做投资、制作以及发行,甚至还拥有电影院,如果电影制作的不太好,电影院就不放映其他电影,只放此作品,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收益。美国也曾经发生过这种问题,后来政府进行了改革,投资者是一方,发行单位是供应方,制作单位是一方,电影院线又是另外一方,他分别都是独立的,这样可以创造相对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现在韩国应该也会采取像美国一样的政策,改正这方面的弊端,需要国会的议员提出这方面的提案,只要通过就可以执行。

Q:想了解一下,从投资到制作这样一个新环境是什么?也希望结合我们中国的状况讲解一下。

A:韩国的电影目前的阶段是由投资商来主导的局面,所以就是艺术电影稍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韩国目前有很多人愿意拍电影,有些是科班出身,有一些则是非科班出身,他们没有专业的教育,但也愿意制作电影。每个国家都一样,做电影的人都是比较贫穷的。

你手上有高品质的剧本,需要获得投资,韩国有一些资源和扶持的机构。我的作品有两部是获得过政府的支持,第一个是蓝色大门或者是小区楼旅馆,这个网上的翻译,另外一个《收件人不详》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援。我坐到电影的时候,这时候韩国政府对参加国际的三大电影节的人提供支持。力度还比较大,只要你参展获奖,就政府给你5000 万韩币的,当时5000 万是相当于人民币30 万。我连续三年获得了支持金,然后制度取消了。这三次的资金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就取消了。之后政府对独立电影或者艺术电影的支持开始减少了。

现在像相关的一些扶持的机构还存在,但是提供支持的力度没有以前那么大给我买什么?你要不想被投资商所左右的话,得掏自己的腰包去制作电影。但是要自己得掏钱去制作的话肯定是会受到影响,比如说你要讲述的环境,你得了才可以用到的那些演员,然后那个场景受到影响,故事也会比原庞大的规模会变得更小!相比15 年之前,韩国的独立电影的市场萎缩了不少。但是比较幸运的就是一些有良知的投资商的投资者,他们对独立电影提供一些支持,如资金上或者是在特定的影院上映。

希望看完本文之后更加了解韩国的创作环境,我们都是有一定体制限制的,让我们用心的做好自己的作品。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