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男子靠卖瓜子成为百万富翁惹争议邓小平得知后先放一放

时间:2022-10-09 18:47:43阅读:3336
1983年的一天,北京的中南海内正在举行一场“私营经济讨论会”。会上邓小平等高级领导悉数到场,听取各地省委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意见。会议刚刚开始便有人告了一状,安徽芜湖的一个叫年广久的人靠着卖瓜子赚了上百万…

1983年的一天,北京的中南海内正在举行一场“私营经济讨论会”。

会上邓小平等高级领导悉数到场,听取各地省委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意见。

会议刚刚开始便有人告了一状,安徽芜湖的一个叫年广久的人靠着卖瓜子赚了上百万元,还雇用了三十多个员工替自己干活。

这在当时还没有先例,许多人都严格遵循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论述,认为“凡是雇佣超过二十人的老板就是资本家”!

因此,年广久的事情一报上来就引发了大家都热烈讨论。

看着摆在桌子上的报告,邓小平也陷入了沉思。

经过大家的讨论以后,邓小平拍板:这件事可以先缓一缓,放一放。

最终,遵循邓小平的建议,年广久和他的企业被“放了一马”,以观察他们之后的发展。

那么,年广久和他的企业究竟会走向何方呢,在这次惊心动魄的“讨论”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邓小平

这一切,这还要从年广久本人的经商经历开始说起。

一 头脑精明的“小贩”

1937年,华夏大地还处在战火的蹂躏之中。年广久在淮河岸边的怀远县出生了。

然而,就在年广久出生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摧毁了他们家的房屋和田地。

年家人被迫成了难民。逃荒的路上,为了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 年广久的父亲在淮河边支起了一个小摊。

他一边从河里打鱼,一边在小摊上卖鱼,剩下的鱼还可以留给家人充饥。

就这样,年广久一家靠着父亲的智慧与坚持活了下来。

后来,年广久一家人在安徽芜湖一带勉强定居了下来。

为了减轻父亲肩上的压力,年广久也开始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地卖鱼。

起初父亲还会带着年广久一起做生意。后来,机智的年广久便可以一个人应付生意了。

在战火纷飞、缺衣少食的岁月里,鱼虽然好卖,但一直卖鱼也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年广久开始变着花样卖东西。他卖过水果,卖过香烟。

但那个年代像这样的“小生意”并不好做。为此,年广久还惹来了不少麻烦。

后来,机智的年广久注意到那个年代的人总喜欢讨论国家大事。

既然大家这么爱谈天说地,他们肯定也需要嗑瓜子,尝尝小吃啊!

于是,年广久在20世纪六十年代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贩卖瓜子”的事业。

瞅准了这个商机以后,年广久找到芜湖当地一个做炒货的师傅恳请他将炒瓜子的手艺传授给自己。

这位老师傅见年广久态度诚恳、踏实肯干,便收下了这个徒弟。

炒瓜子的小贩

学成出师之后,年广久就开始疯狂地工作。他在自己家里开设了“制作工坊”。

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就开始偷偷地炒瓜子,一口气干到凌晨五点钟,然后小睡片刻,推着小车出门卖瓜子。但由于当时政策规定得非常严格,像年广久这样的小贩只能够偷偷摸摸地做生意。

由于年广久为人厚道,许多负责巡查的管理人员也在暗地里帮助年广久的生意。

毕竟,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大家彼此之间也会“互通有无”,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每天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辛苦,但是也让他的生活逐渐变得殷实了起来。

回忆起自己当初那段偷偷摸摸卖瓜子的时光,年广久的嘴角总还会泛起几丝微笑。

那时候一天可以卖十斤瓜子,起初不敢卖,后来就偷偷摸摸地卖。巡查的师傅跟自己讲了,他来了自己就撤,他走了自己再摆摊。

年广久

除了年广久,当时芜湖也有不少卖瓜子的小贩。

但是,跟他们相比,年广久的瓜子个儿大、味道好、分量足。

所以他的生意也格外地好。当时,许多同行都看不上年广久,私底下称他为“傻子”。

结果,慢慢地傻子瓜子还真的成为了年广久的招牌。

几年时间下来,没有人不知道“傻子”的名号。

不过,常言道“人红是非多”。

随着年广久的瓜子事业越做越大,他也被推倒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在新时代的滚滚浪潮之下,他又会如何表现呢?

二 傻子的“生意经”

1978年,《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篇文章一经问世,便如平地一声雷,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而又激烈的讨论。

一时间,大家都在争论“到底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是正确的”。

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党中央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 ,大家的争论这才平息了下去。

进入了新时代、确定了新目标,大家也必须寻找新的“先进典型”。

于是,在各大报刊杂志寻找“典型人物”的时候,有人发现了年广久。

当时,由于政策的放松,芜湖城里做“炒瓜子”生意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仅仅到了1985年,芜湖就先后成立了57家经营瓜子的企业。

对此,年广久早有准备。他主动将瓜子的价格往下调整了几毛钱。

因为他的“傻子瓜子”起步早,所以资金也比别人多,打起价格战来可谓是游刃有余。

许多芜湖的同行在连番苦战之后,不得不败下阵来。

接着,这些被“傻子瓜子”打败的人又开始念叨年广久。

说他像一个傻子,瓜子做得那么好,还卖得那么便宜,世上有这么傻的老板吗?

谁知,年广久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别人越是用“傻子”的名头去攻击他,他的品牌影响力就越大。

慢慢地,他的小作坊变成了大厂房。

此时的年广久雇用了两百多人帮自己经营瓜子生意,这个举动无异于给人留下了把柄,官司一度还打到了邓小平那里。

这件事还要从1983年的春节开始讲起。

正在卖瓜子的年广久

三 突如其来的“批评”

1983年的春节前夕,上海地区的经销商一口气向年广久的“傻子瓜子”公司订购了10万斤的瓜子。

这可把全厂上下的人都给忙坏了。但是,10万斤的订单量对于刚刚有所起色的年广久来说显然还是太大了。于是,为了交付这笔订单,年广久想出了一步“险棋”:先低价购买芜湖的“迎春”瓜子,然后将瓜子稍作加工再装进“傻子瓜子”的包装袋里,卖到上海去。

但是,品控不严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瓜子被卖到上海以后,立马就有客户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这些人找到媒体曝光,一时间各大媒体开始对年广久和“傻子瓜子”口诛笔伐。年广久也被别人贴上了“奸商”的标签。

不久之后,《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又相继曝出年广久的企业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问题。

这一下,“傻子瓜子”的声誉一落千丈。

经过各部门的调查,傻子瓜子一共偷漏税款4.3万余元。这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一件“经济大案”了。

于是,年广久和傻子瓜子的问题被迅速上报给了国务院。

那个年代许多的个体工商户做生意全凭的是自身的智慧与胆识。

这些人大多没读过什么书,对于我们国家的法律也知之甚少。

因此,相比于现在某些“恶意逃税”的人,他们的情节要轻很多。

不过,犯法就是犯法,年广久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像他这样耍“小聪明”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挽回失败的局面,年广久决定自己给安徽省委书记黄璞写一封信,认个错、表个态,或许他和“傻子瓜子”还能有机会。

“尊敬的黄书记:我‘傻子’年广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户,我是吃安徽粮,喝安徽水长大的。虽然几经波折,但我坚信党是伟大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尤其是我每次从外地回到安徽,看到振兴中华,建设安徽'几个大字时,我就无比激动。这些年来,我以销售瓜子盈利的钱为芜湖捐款3万元,为安徽灾区捐款2万元,为敬老院捐款1万元,其余全部存入银行。我挣的钱是人民的,等我死后全部交给国家。”

一周以后,黄璞书记便给年广久回复了一封公开信。

这封信被刊登在了《光明日报》最显眼的位置上。在信中黄璞书记肯定了他发展个体工商业的做法,也批评了他在经营过程中具体犯下的一些错误。

不过,最后黄璞书记还是对年广久和“傻子瓜子”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改过自新,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年广久与他的瓜子摊

当年的10月22日,北京的中南海内召开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全体会议。

会议的一开始就有人告了年广久一状。随着话音的落下,整个会场都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寂静当中,大家都在等待着邓小平和诸位老同志们的回应。

“有人说这个傻子瓜子有问题,一下子雇用了这么多人,搞得相当震动啊。我觉得可以先缓一缓、放一放。”邓小平看了看周围的几位老同志,然后将双手放到面前的会议桌上,严肃地说道。

但是,有人搬出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指责年广久这是在国内的工商界挂刮起了一阵“歪风邪气”。

如果像年广久这样的典型都不予以查办,那么日后这些人将很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与核心利益。

《资本论》

邓小平听了这些话,微微一笑解释:那个傻子瓜子真的能够影响得了我们的大局吗?现在我们的经济刚刚放开,就惩办了年广久。到时候群众就会说我们的政策变了,会搞得大家人心不安呐。人心不安,对于我们的事业没有益处!

就这样,“傻子瓜子”的官司打到了中央,得到了邓小平本人的亲自回复。

年广久和他的“小摊”这才转危为安了。经过了这件事情,年广久成为了蜚声全国的“工商业知名人物”。这件事情既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也彰显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决心与毅力。

此时的年广久已经靠着卖瓜子赚到了上百万元,也带动了芜湖当地的经济迅猛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广久还在不断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将生意进一步地做大,如何继续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呢?

1985年4月,思虑良久的年广久终于得出了一个办法。他来到芜湖市的工商部门递交了一份申请。

这一回,他要联合另外两家实力强劲的公司向上级部门申请开展“联合经营”。

那么,在这次“大联合”当中,年广久和他的“傻子瓜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四 东山再起的“傻子”

申请联合经营之后,年广久自任为新公司的总经理。

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这家公司未来的命运。

当时,傻子瓜子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如何扩大销售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各地的商品经济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

各大厂商为了提高各自的销售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厂商靠打电视广告,有的厂商将客户群体进行细分,提高自身的效益。

这时候,年广久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瓜子的包装上设置“刮奖区”。

不过当时“傻子瓜子”的刮奖与如今各大厂商的商业模式大有不同。

为了提高瓜子的销量,年广久设置了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奖。

并且将“傻子瓜子”的广告做到了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这个办法果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无数的人开始争相购买“傻子瓜子”。

许多经销商纷纷来找年广久增加订单。采用“抽奖模式”才刚刚一天,年广久就卖出了31万公斤瓜子,两周之后,这个数字增加到了230万。

但与前几次一样,年广久的这种销售模式为他带来了巨大收益的同时,也惹来了不少麻烦。

有同行见年广久的生意火爆十分眼红,于是就向上级部门举报“傻子瓜子”恶意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半年之后,相关部门就责令年广久停止这种销售模式。

这下年广久慌了,无数的瓜子压在手里卖不出去。

根据估算,当时积压的瓜子总价值超过了63万元,而“傻子瓜子”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才只有30万元。

在面临巨额亏损之后,年广久别无选择。

他只好回到了安徽芜湖的新芜区,在那里办起了一家集体性质的瓜子厂,表面上自己还是总经理,但是企业的管理方式却与过去存在着天壤之别。

由于年广久是“瓜子行业”的能人,他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都相当自信。

他在新的企业里一向说一不二,给人一种我行我素的感觉。

这自然也激起了厂子里其他管理人员和工人们的不满与厌烦。

1989年9月,年广久遭到同事的举报,被抓进了看守所。

当时,年广久的两个儿子都是非常优秀的工人。

他们对于“炒制瓜子”也有着自己的心得,本来年广久是打算让两个儿子日后接手自己的事业。

可是现在弄得自己身陷囹圄,年家人顿时感到心急如焚。

在情势最为焦灼的时候,有人给年广久的两个儿子出了一个“妙招”:如果实在走投无路,可以试着给邓小平写一封信。

于是,年广久的两个儿子真的提起笔战战兢兢地给邓小平写下了一封书信,请求小平同志关照一下自己的父亲。

那么,此时的邓小平会如何看待年广久和傻子瓜子呢?他的决定又会将傻子瓜子推向何方呢?

邓小平

五 邓公二谈“傻子瓜子”

历经了一番周折之后,信件终于到了邓小平的手里。

1992年,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决定亲自去南方走一走、看一看。

看到了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成就,邓小平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他一再地鼓励南方各省放开手脚、发展经济。

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在邓小平南巡的途中,小平同志特意将“傻子瓜子”的事情拿了出来提醒各位干部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一个傻子瓜子,有人说他们挣了100万,要动他们,我说不能动。因为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改革的全局。因此,我们的城乡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

有了邓小平的这番话,年广久的两个儿子就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

不久后,年广久的案子就因为证据不足而被推翻了,年广久也重获自由。

南巡中的邓小平同志

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里,傻子瓜子在年广久的带领之下不断地发展壮大。

线下门店也从最初的“一个小摊”,发展到了几十个门面。

另外,傻子瓜子的成功让大家都看到了私营经济的可能性与发展潜力。

因此,安徽芜湖的“傻子瓜子”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私营经济的活标本”。

1997年2月,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北京去世。

举国上下一片哀悼之声。年广久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更是悲痛不已,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今日的“傻子瓜子”!

同月20日,年广久一家人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集体身着孝服哀悼垂泪。

他们在自己家里设置了灵堂,以这种颇为独特的方式来悼念一代伟人的逝世。

无数当年受到过“改革开放”政策帮助的人都来到年广久的家中祭奠邓小平,大家一起怀念这位老革命家光荣而又伟大的一生。

多年以后,年广久还对家人们说起,自己经常在梦里梦到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梦里,小平同志活到了一百多岁,还能够握着他的手跟他亲切地交谈。

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年广久动情地说:现在是我们傻子瓜子发展最好的时期,这都要感谢邓小平同志制定的改革开放策略。将来我们一定会把傻子瓜子继续做好,争取以最实际的方式来报答小平同志对我们的恩情!

近年来“老傻”年广久逐渐退居幕后,将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了“小傻”年强和他的妻子曹云敏。

“小傻”的商业头脑比他的父亲更加灵活。通过举办“傻子杯”足球比赛,投资拍摄电视剧的方式,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傻子瓜子”的名号。

1996年,浙江电视台斥巨资打造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而这部剧的名字就叫做《傻子沉浮录》。

多年以后,人们终于可以通过这部电视剧来了解和窥探当年“傻子瓜子”发展的艰辛历程。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宗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

自1978年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进取、敢于奋进,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人的发展之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它所带来的成果。

近一百年间,华夏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从任人宰割到独立自主、从一穷二白到生活富足,这些都离不开老一辈革命家和爱国人士的不断努力。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今天我们洒下的汗水必将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浇灌出幸福的花蕾!

参考文献:

《年广久:很傻很暴力》王晓慧

《“傻子瓜子”见证私营经济发展历程》姚远

《中国商贩年广久》冯平 袁泉

《年广久与“傻子瓜子”的两次沉浮》邱健

《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久》林婧

《傻子年广久:三次坐牢 四次婚姻 晚年回归平淡》钟石新

《“中国第一商贩”的跌宕人生》刘志新

《我与“傻子瓜子”年广久》平涛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