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震王力可演的抗战剧,王力可于震演的抗日电视剧

时间:2022-10-07 18:12:56阅读:4843
7月13日,电视剧《滹沱儿女》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首播。这部电视剧由于震、王力可等多位知名演员主演,讲的则是“平山团”的故事。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集剧情,讲的则是“平山团”如何成立,到如何成为八路军当中的一员,…
  • 于震,1975年5月10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1999年首次出…

7月13日,电视剧《滹沱儿女》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首播。这部电视剧由于震、王力可等多位知名演员主演,讲的则是“平山团”的故事。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集剧情,讲的则是“平山团”如何成立,到如何成为八路军当中的一员,参加抗日的故事。这部电视剧的叙事相对质朴,并非以往的“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一上来,都是用战斗内容勾搭观众,呼啦啦瞎打一片。《滹沱儿女》显然没有走呼啦啦瞎打一片的叙事路径,相反,这部电视剧央八播出的剧情当中,都是原原本本、按部就班的叙事,依旧时间线索,呈现“平山团”的故事。

从于震饰演的男主角如何突出重围,来到平山开始,用两集的剧情,讲到了平山儿女们如何集合起来,一起打鬼子的故事。因为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严肃的报告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所以在叙事上基本上遵循了有一说一的原则,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展现了具体且真实的抗日过程。

比如,第二集的内容当中,组织上决定偷袭日寇在平山县城的战地医院,就真的秉持了有一说一的原则,用台词对白的方式告知观众,小鬼子有恃无恐,在平山的战地医院,他们根本没有驻扎大规模防御部队。因此,“平山团”的这次偷袭,其实是占据人数上的优势的。即便如此,这场战斗的展示当中,依旧让小鬼子呈现了很猛的火力,我军也未能轻松取胜。

这样的叙事,才是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应该具备的态度。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更为值得注意的则是,剧情内容和平山民众特征有效结合,具备了典型的平山地域环境。这种典型特征,不仅体现在太行山、滹沱河及其白头巾、石碾子等等上,更是体现在了具体的平山人文风貌上。

比如,我军要在平山征兵,但开始的时候,平山百姓并不热情。我军采用了平山小调的方式,以歌唱的方式在老百姓当中传播抗日的精神。平山小调,便是非常不错的地域特征。乃至于在这个内容的呈现当中,更是出现了平山民俗内容“争气”。这些内容,不是一般的抗日神剧能够有的。显然,《滹沱儿女》基于严肃的报告文学进行电视剧改编,保留了报告文学当中的文化精髓。

《滹沱儿女》当中的很多场景,都让观众有亲切感。白头巾、小平房、土八路,都是早年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当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太行山区,绝对是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建国初年的大量抗日题材的电影,都是以太行山区为背景的,所以,在这部《滹沱儿女》当中重新出现了一些老电影当中的内容,真的让人亲切。

当然,平山、灵寿、石家庄、保定、太行山、滹沱河等字眼的出现,包括太行山景致的出现,都能让石家庄观众们升起亲切感来。这些内容,自带一种朴素。当然,现在的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没有出现在该剧当中。毕竟,这些滹沱河上重要的水库、景色集中地,都是建国之后修建的。

作为石家庄人,老编看这部《滹沱儿女》,是倍感亲切的。但是,作为严肃的剧评人,举贤不避亲的同时,批评方面,也不能因为这种地缘关系而影响认知。我认为,目前播出的《滹沱儿女》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比如,首集当中,出现了石家庄火车站的场景。这个场景当中,旁边便是高山。这显然是错误的。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石家庄,在火车站旁边,真的是没有山的。想要从老火车站出来看到山,开车还要半个小时才行。这个火车站旁边便是山的场景,真的不仔细,不应该。

再比如,该剧当中,部分叙事是仓促的,甚至于是没头没尾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该剧早前有很多剧情,在央八播出的时候,采用了快速剪辑的方式,部分内容被砍掉了。所以,观众会觉得这部电视剧怎么说着说着,就换内容了呢。随着剧作深入播出,这一毛病应该就没有了。

综合来讲,我认为,这部《滹沱儿女》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当中,不能归为神剧,它叙事相对克制,且有不少具备文化内涵的桥段,当然,我总觉得,这部电视剧其实可以实现地更好。石家庄这座城市,应该匹配上更为优秀的电视剧才是。(文/马庆云)

于震王力可演的抗战剧,王力可于震演的抗日电视剧

哪些抗日剧不但不会让人反感,还有不错的口碑?

说到抗日神剧,

大世就不得不说以下这几个好看的抗战大剧

抗日精神本是一种情怀,但是过度的消费和为了迎合人们的仇日心理,导致了很多雷剧的出现。使许多人一听到抗日剧心里便是一个大大的排斥。但也有一些抗日剧是不错甚至是经典的存在,传递着真正的正能量。

亮剑

提起抗日剧,就不得不说《亮剑》。这部2005年播出的电视剧能火到今天一定是有其道理的。《亮剑》改编自同名小说,小说的作者都梁不仅知识涉猎面非常广,而且曾有在部队中服兵役的经历,因此对士兵的形象及历史的把握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笔下主角李云龙,不同于一般影视剧或小说中的经典英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有点也有一大堆缺点。他可爱又粗俗,缺德但不可恶,刚烈不失柔情,血性又不失谋略,像是一个存在于你我身边的草莽英雄。

本剧中不管是人物还是历史,大多是根据历史真实人物事件改编。例如楚云飞的原型是国民党晋绥军的楚惜春将军和中央军的胡琏将军,剧中日军装甲车写着“专打三八六旅独立团”的细节来自于日军对陈赓恨之入骨在装甲车上用油漆刷出“专打三八六旅”字样的历史细节。这就使《亮剑》的故事更加丰满和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当然这部电视剧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原著小说中使用德军mp38冲锋枪的山本特工队莫名其妙地用上了当时已是敌国的美军m3冲锋枪,四十年代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军服上的臂章不应该是“八路”字样而应是“18GA”字样等细节。另外不少观众觉得本剧最大的失败就是对小说的删减改编。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武斗,在面对自己阵营的丑陋时,没有敢于亮剑。

本剧播出后,收视率夺得了2005年中央电视台收视冠军,碟市上也异常火爆,卖的甚至超过了《大长今》。可以说“亮剑精神”已成为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回忆。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25-1949,中国面临着国家命运的多次选择,《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剧描写的正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杨家长子杨立仁是国民党高官,而幼子杨立青则是共产党将领,兄弟二人分别代表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其父杨廷鹤相对中立的地位,以及坚守中国传统“家国”观念和死也不去台湾的最终选择,则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缩影。历史总是成王败寇,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的是胜利者角度的一面之词,是所谓的正统历史,但历史从来并不只有一面。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但在主旋律之下,是不偏不倚的客观,没有明显的意识和态度的偏移,对个人的选择没有用意识形态去赞扬和批评。创作班底不夹杂个人感情地把这个故事搬到你面前,任由你去评判该剧曾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亚洲电视大奖、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连续剧金奖等多项大奖,虽然演员因对历史缺乏深刻理解而导致表演有些浮于表面,结局有些仓促,台词也有些不通,但这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戏。

我的团长我的团》 本剧改编自兰晓龙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1942年期间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故事。电视剧的原背景原型是中国远征军强攻松山的战役。1944年,日军占据要塞松山,修筑了坚不可摧的堡垒,任凭美国支持下的国军武器精良,没有攻下可能,远征军第8军103师、荣誉第1师、82师在松山战役中阵亡将士达3898人,伤者、失踪者甚多。有数字称此战伤亡8000人,也许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数字,但那也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8000个痛失亲人的家庭。电视剧中表现出来的永远都是大无畏的英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舍小家顾大家,用身体当炸药包。但在这部剧中,瘸子孟烦了也曾有过理想主义,但身边的人们的逐渐死去让他明白战争不会造就英雄,他珍惜身边的人,打仗只是想要活下去。 尽管这部电视剧制作不太精良,剧中的情况在正规编制的军队也不会发生,但也表达出了想要表达的意思。士兵没有不怕死的,没有什么比人命更加珍惜,这才是事情该有的样子。所有让你去送死的理由说的再冠冕堂皇也是谎话,珍爱生命,远离战争。

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改编自徐贵祥的同名小说,曾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本剧讲述了姜大牙在迎亲时遭遇日军轰炸,仅有姜大牙等四人幸存,他们分别加入共产党和国民党,刻画了四人自抗战至文革长达四十多年的人生际遇。 姜大牙野气豪放,不走正道却又一身正气,他从一个近乎社会底层的小流氓,经过战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解放军高级将领。

《历史的天空》一剧日语台词地道纯正,人物形象丰满,伏线的处理也不是一般电视剧能比的。剧中没有太多的歪曲和夸大,不过也正因为忠于平实少了艺术冲突,所以可能给人感觉少了点噱头。很多人认为《历史的天空》一剧要高于《亮剑》。毕竟敢于正视内部肃反以及文革这段历史的电视剧太少了。

记忆的证明》 本剧改编自徐广顺、黄仁柯的长篇小说《世界没有末日》,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批被抓往日本仓津岛进行军事基地建设的中国战俘和劳工不堪屈辱,奋起捍卫尊严的真实故事。《记忆的证明》投拍于2002年,如今知道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该剧并没有描写两军的厮杀,而是以一对中日年轻恋人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去了解过去的真相。叙事线索中外结合古今贯通,避免了过于平庸。《记忆的证明》所获得的奖项不仅非常多,分量也很重。如:飞天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等。 由于故事发生在日本,该片以日语为主,并配备翻译。一些角色由日本演员饰演,反映了战后日本人对战争的态度。主演的演技也可圈可点。本剧的视野非常国际化,描述的国军、共军、日军、土匪、百姓等各类人物都比较客观,没有脸谱化。这样一部影视作品,不靠画面,不靠鲜肉,不靠蛮汉,只靠情节去感动观众,这样的作品称之为伟大也不为过。

以上纯属大世个人观点 ,如果各位有不同观点,可从评论下方留言,大家共同讨论

于震王力可演的抗战剧,王力可于震演的抗日电视剧

哪些抗日剧不但不会让人反感,还有不错的口碑?

说到抗日神剧,

大世就不得不说以下这几个好看的抗战大剧

抗日精神本是一种情怀,但是过度的消费和为了迎合人们的仇日心理,导致了很多雷剧的出现。使许多人一听到抗日剧心里便是一个大大的排斥。但也有一些抗日剧是不错甚至是经典的存在,传递着真正的正能量。

《亮剑》

提起抗日剧,就不得不说《亮剑》。这部2005年播出的电视剧能火到今天一定是有其道理的。《亮剑》改编自同名小说,小说的作者都梁不仅知识涉猎面非常广,而且曾有在部队中服兵役的经历,因此对士兵的形象及历史的把握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笔下主角李云龙,不同于一般影视剧或小说中的经典英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有点也有一大堆缺点。他可爱又粗俗,缺德但不可恶,刚烈不失柔情,血性又不失谋略,像是一个存在于你我身边的草莽英雄。

本剧中不管是人物还是历史,大多是根据历史真实人物事件改编。例如楚云飞的原型是国民党晋绥军的楚惜春将军和中央军的胡琏将军,剧中日军装甲车写着“专打三八六旅独立团”的细节来自于日军对陈赓恨之入骨在装甲车上用油漆刷出“专打三八六旅”字样的历史细节。这就使《亮剑》的故事更加丰满和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当然这部电视剧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原著小说中使用德军mp38冲锋枪的山本特工队莫名其妙地用上了当时已是敌国的美军m3冲锋枪,四十年代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军服上的臂章不应该是“八路”字样而应是“18GA”字样等细节。另外不少观众觉得本剧最大的失败就是对小说的删减改编。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武斗,在面对自己阵营的丑陋时,没有敢于亮剑。

本剧播出后,收视率夺得了2005年中央电视台收视冠军,碟市上也异常火爆,卖的甚至超过了《大长今》。可以说“亮剑精神”已成为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回忆。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25-1949,中国面临着国家命运的多次选择,《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剧描写的正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杨家长子杨立仁是国民党高官,而幼子杨立青则是共产党将领,兄弟二人分别代表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其父杨廷鹤相对中立的地位,以及坚守中国传统“家国”观念和死也不去台湾的最终选择,则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缩影。历史总是成王败寇,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的是胜利者角度的一面之词,是所谓的正统历史,但历史从来并不只有一面。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但在主旋律之下,是不偏不倚的客观,没有明显的意识和态度的偏移,对个人的选择没有用意识形态去赞扬和批评。创作班底不夹杂个人感情地把这个故事搬到你面前,任由你去评判该剧曾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亚洲电视大奖、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连续剧金奖等多项大奖,虽然演员因对历史缺乏深刻理解而导致表演有些浮于表面,结局有些仓促,台词也有些不通,但这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戏。

《我的团长我的团》 本剧改编自兰晓龙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1942年期间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故事。电视剧的原背景原型是中国远征军强攻松山的战役。1944年,日军占据要塞松山,修筑了坚不可摧的堡垒,任凭美国支持下的国军武器精良,没有攻下可能,远征军第8军103师、荣誉第1师、82师在松山战役中阵亡将士达3898人,伤者、失踪者甚多。有数字称此战伤亡8000人,也许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数字,但那也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8000个痛失亲人的家庭。电视剧中表现出来的永远都是大无畏的英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舍小家顾大家,用身体当炸药包。但在这部剧中,瘸子孟烦了也曾有过理想主义,但身边的人们的逐渐死去让他明白战争不会造就英雄,他珍惜身边的人,打仗只是想要活下去。 尽管这部电视剧制作不太精良,剧中的情况在正规编制的军队也不会发生,但也表达出了想要表达的意思。士兵没有不怕死的,没有什么比人命更加珍惜,这才是事情该有的样子。所有让你去送死的理由说的再冠冕堂皇也是谎话,珍爱生命,远离战争。

《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改编自徐贵祥的同名小说,曾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本剧讲述了姜大牙在迎亲时遭遇日军轰炸,仅有姜大牙等四人幸存,他们分别加入共产党和国民党,刻画了四人自抗战至文革长达四十多年的人生际遇。 姜大牙野气豪放,不走正道却又一身正气,他从一个近乎社会底层的小流氓,经过战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解放军高级将领。

《历史的天空》一剧日语台词地道纯正,人物形象丰满,伏线的处理也不是一般电视剧能比的。剧中没有太多的歪曲和夸大,不过也正因为忠于平实少了艺术冲突,所以可能给人感觉少了点噱头。很多人认为《历史的天空》一剧要高于《亮剑》。毕竟敢于正视内部肃反以及文革这段历史的电视剧太少了。

《记忆的证明》 本剧改编自徐广顺、黄仁柯的长篇小说《世界没有末日》,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批被抓往日本仓津岛进行军事基地建设的中国战俘和劳工不堪屈辱,奋起捍卫尊严的真实故事。《记忆的证明》投拍于2002年,如今知道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该剧并没有描写两军的厮杀,而是以一对中日年轻恋人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去了解过去的真相。叙事线索中外结合古今贯通,避免了过于平庸。《记忆的证明》所获得的奖项不仅非常多,分量也很重。如:飞天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等。 由于故事发生在日本,该片以日语为主,并配备翻译。一些角色由日本演员饰演,反映了战后日本人对战争的态度。主演的演技也可圈可点。本剧的视野非常国际化,描述的国军、共军、日军、土匪、百姓等各类人物都比较客观,没有脸谱化。这样一部影视作品,不靠画面,不靠鲜肉,不靠蛮汉,只靠情节去感动观众,这样的作品称之为伟大也不为过。

以上纯属大世个人观点 ,如果各位有不同观点,可从评论下方留言,大家共同讨论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