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人玩偶她比溥仪悲惨多了朝鲜李朝末代王女的悲剧人生

时间:2022-08-11 19:25:39阅读:4794
【最后的皇室,朝鲜王朝高宗皇帝的全家福。从左至右依次是:英亲王、纯宗、高宗、纯宗妃尹氏、德惠翁主】提及东亚三国的近代历史,如果说有个一个词能总结这段历史,这个词就是“末代”。“末代”二字,天生就带着一…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最后的皇室,朝鲜王朝高宗皇帝的全家福。从左至右依次是:英亲王、纯宗、高宗、纯宗妃尹氏、德惠翁主

提及东亚三国的近代历史,如果说有个一个词能总结这段历史,这个词就是“末代”。“末代”二字,天生就带着一个王朝和时代终结的沉重感。前一秒还在睥睨天下指点江山,后一秒便沦为傀儡,生死不由自己。朝夕之间,两世为人。

李德惠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德惠翁主。朝鲜李氏王朝的末代孤女。

【《德惠翁主》电影中德惠与父王的画面】

如果放在清朝,她就是格格。按照朝鲜王室规定,中宫王妃嫡出的女儿称“公主”,嫔御所出庶女称“翁主”。

德惠是朝鲜李氏王朝第二十六位国王高宗李熙的小女儿,母亲是梁贵人,嫡母闵妃,是的,闵妃就是曾经霸屏CCTV8的那个明成皇后。

不知为何,一个朝代到了末世,皇室总是子孙凋敝,并多以旁支入继大统。清朝是这样,朝鲜李氏王朝也是这样。

高宗是李氏王朝嫡系的关系已经很疏远的一支分脉。由于哲宗无嗣而薨,李熙便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登上王位。嫡系一脉子孙凋敝,高宗上位,子孙也相当困难。

【少女德惠】

高宗有八个儿子,却只有三个儿子及至成年。后来得继王位的是闵妃之子李坧。德惠是高宗唯一长大成人的幼女,她的三个姐姐皆早夭。老年得女的高宗对德惠的心疼是显而易见的。

风雨里飘荡的李氏王朝,早已经无力自保。高宗王妃闵氏尚且在王宫中被一群日本浪人公开杀害焚尸,何况一个幼女。当父王李熙被日本人毒死后,这个李氏王族里最后的一抹亮色再也没有一丝保护,终成浮萍。

【《德惠翁主》电影中德惠被迫去日本的画面】

德惠是被迫穿着和服去日本的。这对朝鲜王室来说,是一种极致的侮辱。上一个被送去日本的是高宗的儿子李垠。

李垠,3岁就被封为英亲王。10岁的时候,就成为兄长纯宗(闵妃的儿子李坧)的太子,被强制送往日本学习。

李垠有很多身份,皇太弟、昌德宫李王垠,日军陆军中将,日军第一航空军司令。拥有这么多头衔李垠,却和妹妹德惠一样,一度丢失了自己最本初的身份,朝鲜人。

13岁被送往日本的德惠,每天所思所想就是能回去看到自己的母亲。

在日本,她甚至不被允许与自己的哥哥生活在一起。日本当局禁止她说朝鲜语,禁止她穿朝鲜传统服饰,在饮食习惯上,也让她按照日本餐饮来。

德惠一直在忍耐,也时刻铭记着自己父王的死因,不敢踏错一步。

【朝鲜人德惠】

当你还在13岁的时候,你想的是什么?你能做到离开母亲,再不能一丝一毫的联系么?即使成年拥有了自己的生活,你们又可曾如此长时间的与家人分离?你们又可能体会那种联系都不能联系的苦楚!

13岁的德惠至少还有一个念头,可以回朝鲜。仅仅四年过去了,时间就给了德惠最痛楚的一击。1929年5月30日,17岁少女德惠的生母梁贵人病逝。而日本人仅仅开恩允准她回去15天。

一直坚守熬过屈辱的目标突然没了,德惠就这么垮了。她的精神垮了。很快,她本来就不像少女的脸再也没有一丝表情。眼神空洞,神情呆滞。这不是她表现出来对于自身的一种保护。长期的监禁与压抑,让她患上了一种神经性疾病,且病情迅速恶化。

眼见她整天不吃不喝,死一样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日本人把她送到了李垠处。17岁的少女德惠,现在是一个像夜游症患者一样在夜里东走西串的精神疾病患者。

曾经的天之骄女,在朝鲜王城里欢笑嬉戏的女孩,再也没有天真。大概要感谢麻木和空洞。在经历了云里泥里之后,还能这样忍辱偷生,是因为她已经被意识的世界抛弃了,在一片精神荒原里,她不知道自己是谁,她现在,只是一个“早发性痴呆症”患者。

末代,是一个没有怜悯的时代。末代王女更是一个悲情的代名词。

【在日本学习的德惠】

这边已经无法向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德惠,没有被送回朝鲜好好恢复,是因为她在日本人眼里还有利用的价值。

顶着德惠翁主的名号,日本人还要靠它来粉饰日韩共同体。精神已经崩溃的德惠被安排嫁给了日本人宗武志。

【《德惠翁主》电影中德惠与宗武志的画面】

哪管你是否痴呆,哪管你是否情愿。只要还有一口气,你,德惠就要听从日本的安排。在长久以来的监禁下,德惠恨不能一死以谢血脉。而生在末世,她连自己的命都做不了主。

大概是反抗过、挣扎过,终于明白了这一点的德惠自己也放弃了对自己的保护,她把自己流放在意识的荒原里,再也不愿意回来了。

德惠婚后与宗武志生了一个女孩。当时间一点一滴的转动,当事人也已经随风散去,没有人能确切的说出那些年的德惠到底过的怎么样。

有人说宗武志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他对德惠很好。没有人知道这段婚姻的真实状况。38年后,德惠回到韩国,残酷的精神折磨已经让她彻底记不住前尘往事。

而婚姻的另一方宗武志也再不愿对当年这段婚姻开口提及半句。只知道当他站在旧时朝鲜王宫的门口想要再见德惠一眼的时候,稍有些许意识的德惠没有出现。

前尘往事已了,又何苦再见!

结婚也好,离婚也罢。德惠就这样再没有一丝波澜。她是痴呆,可她的痴她的呆,让她终究在乱世里留了一条命下来。

德惠终于回到汉城的时候,她的嫂子纯宗的王妃尹大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受不了这样一个事实:记忆中那个伶俐欢快的小女孩,怎么会变成了这样一个呆傻的老妇人了呢?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末代翁主德惠能回国,还要感谢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的帮助。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李垠和德惠都被被取消了皇族身份。在法律上由王族降为平民的李垠和德惠到美国占领军的军政厅登记为“在日韩国人”,想返回韩国,但却遭到了当时韩国总统李承晚的拒绝。

李承晚担心,李王室正统继承人回国有可能拥有太多的拥护者,这会对他的权势构成威胁。

不是日本人的李垠和德惠,不被允许回到韩国,在日本的财产也丧失殆尽。

德惠,终于可以离开日本了,可是这时候的她是一个没有丈夫,没有财产、没有国籍的女人。

不,她是一个没有丈夫,没有财产、没有国籍的女“精神病患者”。

【病情严重的德惠】

而德惠,再次成为这场风云政治里的牺牲品,只能被安置在日本的精神病院里,度此残生。

27年后,李氏王朝的最后一代王女,在曾经的家里闭上了眼睛。没有儿女没有亲人,只留下对父母的怀念,留下了对祖国的眷恋,叶落归根。

末代皇族,没有一人幸免,孤独一生,悲惨一生。只可惜,多少年后,谁还记得他们,记得有这样一群人,被风云裹挟,被悲情缠绕。

【《德惠翁主》电影中德惠幻想里的画面】

古代诗人也晒娃吗?

提起大文豪鲁迅,他在世人面前一向是刚毅严苛,一副冷漠的样子,文友们怕他敬他,文人们不敢靠近他。但作为父亲,他和大多数爸爸一样,也会哭会笑,会感情外露。“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笑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首《答客诮》就足以说明了一切。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他们是诗人同时也是父亲,他们在诗中写出了对孩子的怜爱,对儿女的期盼。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他们在诗词里是如何“晒”自己的宝贝孩子。

【01】魏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说:我这五个儿子,真是人间极品,一言难尽!“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诗》。  我们说,再豁达的家长,面对孩子的缺点,也难免要责备一番。最优秀的总是“别人家的孩子”,陶渊明也不例外。这首诗诙谐有趣,一位老父亲一边喝酒一边数落不争气的儿子们,很有画面感。

【02】唐代“诗仙”李白:他在江南美丽的春天里,时刻想念着自己的孩子们。“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寄东鲁二稚子·节选》诗仙是唐代的著名的“驴友”,他生性豪迈洒脱,一生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了无数的名篇佳句。这首诗是他在某一年春天,游览金陵时触景生情,思念远在东鲁的儿女,有感而发。  我们看,这首诗更像是一封家书,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思东鲁的儿女,用朴素的语言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大诗人很接地气。

  【03】大诗人杜甫:教你写诗,教你做一个父亲一样的文人】“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又示宗武》节选)这个宗武是杜甫最引以为傲的小儿子。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夔州,时年57岁,已近暮年。他看到儿子把书摊的满床都是,不停翻检典故材料,很是欣慰。这首诗里他真心希望儿子要专心学习,吟诵经典,不要只追逐浮华夸张的辞藻。

  【04】宋代大文豪苏轼: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太聪明,只要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行,有点违心吧!“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孩儿愚与鲁,无忧无虑到公卿。”——《洗儿》  民间所谓的“洗儿”,也称洗三,是我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孩子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邀请亲友为婴儿祝福。洗儿之时,人人都会说些吉利话,欧阳修为好友梅尧臣的孩子作的《洗儿歌》就说:“宛陵他日见高门,车马煌煌梅氏子。” 苏轼的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貌似游戏反讽,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苏轼的心声。苏轼此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内心愤懑。洒脱旷达的苏轼,幽默风趣,他认为既然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就让我儿子粗粗笨笨的才好。

  【05】南宋大诗人陆游:希望自己的孩子,对待学问必须实践才能出真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我们可以看出,陆游和杜甫一样,喜欢通过写诗教导子孙后辈。据记载:陆游一生写了百余首示儿诗,向儿孙辈传递勤于读书,淡泊名利,精忠报国的良好家风。最为知名的当属死前绝笔《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凝聚于此,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千载传颂。上面这首诗则是他在冬夜读书时告诫孩子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06】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小子呀!还想做官二代,看老子不骂死你!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最高楼·吾衰矣·节选》

不难看出,这首词说是骂儿子,其实给儿子讲道理。其中把辛弃疾正直不阿,洁身自好,诗礼传家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今的“老干部”还廉洁奉公,可谓公务人员之楷模!辛弃疾这样的一位国家好干部,也有亲情的一面。其另一首词作《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显而易见,《村居》是一幅生活写真,同时也形象地晒出了一张“全家福”,堪称史上最生动的“晒儿”图。

【07】西晋左思:看看我这两位宝贝女儿,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娇女诗·节选》。

诗人描写了自己两个小女儿天真活泼,顽皮娇憨的神态,生动逼真,声态并作,使两个幼儿的脾性跃然纸上,极象一幅风俗画。

如果说辛弃疾的《村居》是古人最经典的“晒儿”图,那么左思的《娇女》可谓古人晒“女儿”最经典的诗歌了!

兵法天下也晒晒

《齐天乐•家有千金》

婷婷袅娜蹒跚履,恬静咿呀娇语。风动摇枝,呓言千籁,回首阑珊无序。冰清玉树。待稚嫩呢喃,平添清趣。三世情缘,万般祺福尽承汝。生香可愿楚楚,涕流因喜极,悉心呵护。含玉怡情,合门盈笑,别去牵心无数。舛途逆旅,正琼学须知,不辞风雨。路漫漫兮,四时寒月苦。

作为一个父亲,兵法天下也用诗词晒晒自己的女儿,可否?敬请文友们评述!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