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电影对电影发展的影响「从无声默片到声画和谐的有声电影音乐究竟对电影剧情有何影响」

时间:2023-07-07 14:30:22阅读:3026
引言: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诞生于近代工业革命,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默片时代到有声电影时代,再到彩色电影时代,每一次时代的更迭都代表着电影技术的革新…

引言: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诞生于近代工业革命,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默片时代到有声电影时代,再到彩色电影时代,每一次时代的更迭都代表着电影技术的革新。

电影

其中,从默片时代到有声电影时代,电影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区别不仅仅是表演形式从肢体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台词,更重要的在于电影音乐的加入。电影音乐与影视画面之间的联系,呈现的是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动态联系,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画面与音乐的对应关系显得愈发关键,甚至成为评价一部电影的关键所在。

电影音乐是如何与电影画面对应的?它又有哪些表达形态呢?

一、不同音色的人格指代

对于一部优秀成熟的有声电影来说,电影从片头曲、背景音乐再到片尾曲,无一例外都需要经过仔细甄选打磨,力求做到与电影内容高度契合,而要达成这一目的,毫无疑问需要创作者对电影音色拿捏到位。

放牛班的春天》海报

说到音色,电影音乐的音色主要由声乐音色和器乐音色构成,不同音色所代表的形象及展现出的情感各不相同。

先说声乐音色,以布鲁诺·库莱斯作曲的《放牛班的春天》为例,贯穿整部影片的童声合唱给人一种积极、温馨、阳光的感觉,这种特性本身就是童声所具备的,而反映至电影情节,则代表着青少年辅育院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重获希望,并产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种感情通过童声合唱完整地传递给了观众。

而这种通过声乐音色传递信息的方式,其实来源于传统舞台剧,男高音通常代表着青壮年,豪迈而激昂,让人不自觉联想到骑士、王子、战争等词汇,女高音则更多代表少女,灵动、缥缈和多情,以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斩获多座奖项的《香巴拉信使》为例,其中舒楠作曲的《乌玛歌》获得“金鸡奖”最佳电影音乐奖。

舞台剧表演

曲中回荡的女高音空灵飘渺,通过歌声,听众们仿佛置身于青藏高原,头顶是触手可及的白云,远处雪山壮阔巍峨,年轻人叼着草根卧在松软草坪之上,心中想着村里那位爱穿艳红长裙的姑娘。

这种强烈的画面感,正是由合适的音色所带来的。

声乐音色曲调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还伴随着年龄的变化。男中音的音色较之男高音来说显得低沉,既不激进也不亢奋,通常表现为经过岁月打磨的中年人,从锋芒毕露到内敛含蓄,给人一种沉稳之感。

女中音的音色则是婉转悠扬、沉静温和,有时表现为对过往的缅怀或幽怨,有时则是包容万物的母爱。

舞台剧表演

男低音音色大多压抑,立体感较强,形象大多为老年人,身上肩负着历史的厚重感,整体表现为一种消极、衰退的迟暮,大有“垂死病中”的味道。

女低音在电影音乐中较为罕见,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神秘色彩和宗教色彩,局限性较大。

至于童声,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童声常常代表圣洁、光明与希望,当然也有少数惊悚电影利用童声独唱或合唱,制造诡异感,这只是个例就不予讨论。

比之声乐音色,器乐音色的辨识度与差异性更为明显,早在先秦时期,一代大儒荀子便针对不同乐器的音色给出评价:“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竽、笙肃和,管、龠发猛,埙、箎翁博。”

乐器

而在18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又对各种乐器给出颇有想象力的指代。以鼓为例,因其器型原因,就注定这是一种“安静”不下来的乐器,所以音乐家们将其比喻成外向型人格,喜欢大吵大闹,放声大笑,在公共场合会通过大声说话吸引朋友注意。

代入至电影音乐中,这些乐器体现的不同人格以及叙述方式,则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针对不同的表现需求,弦乐、键盘乐、管乐、打击乐、电子乐各有所长。

在各种器乐组中,弦乐组较为适合表现人物情感,渲染氛围,我们平时熟知的大小提琴、古典吉他、鲁特琴、竖琴都属于弦乐组,而在弦乐组的诸多乐器中,当属小提琴在情感表现力方面最为出色,这也是它被使用较多的原因所在。

《辛德勒名单》海报

小提琴的低声揉弦通常给人一种婉转细腻的感觉,随着悠扬的曲调变化,环境氛围随之改变,同时揭示着电影角色的情感世界发生变化。

以约翰·威廉姆斯为《辛德勒名单》创作的主题曲为例,b小调旋律作为主导动机,贯穿了整部电影,其舒长迟缓、哀婉低沉的曲调,仿佛一位历经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在晚年白发苍苍之际,回忆起年轻时亲身经历、亲眼见证的一幕幕人间惨剧,其中面对生离死别的无奈皆在小提琴如泣如诉的独奏中缓缓道出,令人闻之心碎。

倘若说弦乐着重于表现群体情感,那么键盘乐则更多偏向于个人情感,电影《珍珠港》中,当主人公驾驶飞机跃入云端时,电影响起了C 大调钢琴协奏曲,彰显出传承自18世纪的辉煌、壮观以及英雄主义,在这一刻将影片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

头号玩家》海报

与这些经过数百年发展的传统器乐不同,电子乐算是新时代的产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子乐,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位合成技术的发展以及流行音乐的兴起,才算真正迎来鼎盛时期,直至今日。

诞生于科技与流行文化,注定了电子乐是叛逆、前卫的,其特有的科技感赋予了作品光怪陆离的艺术质感,用现在较为流行的词汇便是“赛博朋克”,令人不觉联想到未来的科幻世界以及致幻剂下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

比如电影《头号玩家》中的主题曲《jump》中,便使用电子合成器和管弦乐,以及快节奏的打击乐器,表现出未来世界中科技的无所不能。

爱德华·汉斯里克

至于管乐、打击乐,这里便不再赘述。

正如奥地利音乐家爱德华·汉斯里克所述:“音乐的原始材料 :如调性、和弦、音色等本身各具有自己的特性。”这些特性在电影音乐中,可以作为叙述方式,也可以作为具现化的人格,因地制宜地使用,表达、烘托出创作者理想中的情感、氛围。

二、声画融合的重要性

对于一部完整的电影来说,单一的声乐音色或器乐音色都显得太过单调,只有将它们融合一处,计划性地安排在电影的每一处情节,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电影音色。

李渔在《闲情偶寄·卷二·演习部》的“锣鼓忌杂”一篇中写道:“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鼓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戏曲表演与伴奏

这段话大致是讲述戏台上演员与乐队的关系,倘若乐队演奏与演员的表演发生冲突,就会拉低整场演出的质量,这个道理对于电影音乐同样适用。

当默片时代步入尾声,彼时的默片已不再能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在影片中加入音乐元素,已成为电影行业的当务之急。

如何将声音与影像完美融合在一起,成为电影行业从业者需要解决的难题。

经过有声电影时代数十年的摸索与发展,声音已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现画面与声音统一后,过去无声电影时代的美学概念被彻底颠覆。时至今日,电影已然成为视听统一的综合性艺术类别,也就是区别于古典艺术的第七艺术。

电影与音乐

既然电影存在的本体特征是时空结合、音乐统一,那么这就要求听觉元素和视觉元素在视听艺术的统一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音乐艺术的发展贯穿了大半部人类历史,作为一门成熟的艺术,通常一首歌、一首曲子便能通过一个个悦动的音符,叙述完整的故事。

但为了服务于电影,音乐则需要作出牺牲,降低其本身的独立性,令它表现出的内涵与电影画面相结合,令音乐与画面紧密相连,从而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完善人物形象塑造、暗示剧情走向、烘托环境氛围等作用,使得视听统一的同时升华整部作品,音乐和电影实现共同成就。

以斩获无数大奖的著名文艺电影《海上钢琴师》为例,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根据剧情,精妙地将创作音乐穿插其间,使得电影的欣赏价值再上一层楼。

《海上钢琴师》海报

电影主要讲述了天才钢琴师、爵士乐大师“1900”生于轮船,最后随轮船一同消亡的故事。“1900”具备异于常人的天赋,他能从人们的举手投足间,窥得他们所处阶层、人生境遇甚至是内心活动,并通过音乐将这些内容描述出来,赋予作品以生命的活力。

电影其中一段,配乐师利用1900的钢琴演奏,描绘出轮船内的众生像,锐利冷峻的小调,描述“和年轻的情人谋杀亲夫并夹带着珠宝潜逃的贵妇人”;舒缓忧愁的布鲁斯蓝调,映射“心中思绪万千,却得不到释怀的忧郁男子”;节奏感强,略显放纵的同时又溢出淡淡的哀怨,描绘“经过跌宕人生、身心俱疲的妓女”;急促跃动的音符,表现“神情紧张、局促不安,混迹于头等舱的偷渡客”。

《海上钢琴师》剧照

创作者通过这样一段配乐,既表现出1900令人惊叹的天赋,同时令剧情达到声画合一的境界,通过刺激听觉器官,引起其他器官的听觉反应,使音乐在不知不觉间渗入人的心里最隐秘最不为人知的部分,这便是联觉效应,是电影与音乐的艺术通感,是音乐与画面相辅相成的杰作。

三、表达形态的差异

电影艺术审美活动与电影音乐审美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就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倘若二者分离,终究会走向衰亡。

因此,如何最大化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最广大观众群体的认可,是电影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类型的主要特点。

音乐之声》海报

随着电影行业多年的发展,电影音乐的运用方式和审美方式已经日趋成熟,根据电影音乐在影片中不同的表达形态,其发挥的作用、给予观众的视听感受各不相同,从大方面来概括,主要分为两种表达形态,即声画对位与声画对立。

所谓声画对位,追求的是声音与画面的统一,当声音与剧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产生精神共鸣时,那么观众就会在潜意识里,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单位去给予审美接受,在画面予以音乐确定性的同时,音乐也可以对电影剧情作出一定解释,这便是声画对位的含义。

这种声画对位,可以通过影片设定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给予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即音乐一经响起,观众便立刻联想到故事背景,进入文化情境,领悟影片背后的含义。

末代皇帝》剧照

以电影《末代皇帝》为例,影片中溥仪与溥杰初次相遇的桥段,画面设置在紫禁城的重重宫闱中,画面外的溥杰乘坐轿子穿过错综复杂的亭台楼阁与溥仪相逢,溥仪则在宫女太监的侍奉下于红砖碧瓦间静静等待。

这一段采用的配乐是中国的苏聪、日本的坂本龙一和英国的戴维·伯恩共同创作的《Main Title Theme》,悠扬的主题旋律和大气磅礴的管弦乐相结合,琵琶编曲穿插其中,既体现出古老文明厚重底蕴,同样也隐射了溥仪跌宕的一生。

其中,小提琴代表西方的眼睛,五声音阶则代表中国,令观众直接联想到彼时的历史环境。

卡萨布兰卡》剧照

当然,这种声画对位不仅仅可以用于体现文化环境、烘托氛围,同样也能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活动,较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卡萨布兰卡》中的插曲《As time goes by》,歌曲内容是歌颂不受岁月流逝所影响的爱情。

影片中,每当插曲唱响时,大多是在里克和伊莉莎相遇时的场景,因为这首歌本就是在歌颂两人的爱情,配合里克眼眸中的忧郁,伊莉莎处境的无奈,经由歌曲的发酵,令溢出屏幕的伤感深入人心。

与声画对位的方式截然相反的表达形态,则是声画对立。声画对立并没有坚持画面与音乐同步的原则,而是用鲜明的反差,激发观众对影片内容的思考。

卧虎藏龙》剧照

这种方式类似于中国古典戏剧中散板类的摇板,即熟知的紧打慢唱,这种节拍方式较为自由,可以在慢动作中辅以快节奏,或在快动作中辅以慢节奏。

这种电影音乐与影片内容结合得较为随意,仿佛游离于电影框架之外,并不追求被观众立刻意会,但却默默把控剧情节奏,作为影片的延伸,抽象地,非具体性地引导观众思考。

在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许多宏大的场面并没有辅以同样层次的音乐,此时的电影音乐仿佛抽离出剧情,以旁观者的身份默默记录电影中发生的一切,这种抽离带来的客观感,反而可以带着观众们以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电影内涵。

京剧中打斗场景

而在电影的打斗环节,李安没有用恢弘的交响乐烘托氛围,而是用京剧传统的锣鼓伴奏,像极了京剧中武生对练,跳出了主流框架的同时又不显突兀,还能唤起大部分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无论是声画对位还是声画对立,它们都属于电影创作的手段,令电影音乐更好地服务于内容,或者说成为内容的一部分,以达到导演希望达到的效果。

结语:

灵魂自由的音响才是旋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电影制作还是音乐制作,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美学的理解也随之变化,这要求影视行业工作者把握时代发展大潮,令电影音乐踏出过去的藩篱,才能使得作品真正展翅高飞,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傅议萱.电影音乐的审美价值体现 J 文艺争鸣,2013(1): 187-188.

[2]杨洪涛.论电影音乐的表现力 J 当代电影,2017(12):134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