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女演员「13岁唱梅花大鼓养家92岁仍登台演唱花五宝如今已近百岁高龄」

时间:2023-06-24 21:10:21阅读:2366
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五宝,本名叫张淑筠,1923年生人,今年已经98岁高龄。她幼年师从邱玉山学艺,13岁登台,18岁投师于弦师卢成科门下,20岁享誉京津曲坛,与花四宝、花小宝(史文秀)、花云宝(齐玉英)、周文如、…

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五宝,本名叫张淑筠,1923年生人,今年已经98岁高龄。她幼年师从邱玉山学艺,13岁登台,18岁投师于弦师卢成科门下,20岁享誉京津曲坛,与花四宝、花小宝(史文秀)、花云宝(齐玉英)、周文如、花莲宝(刘淑一)等并称“梅花诸宝”。

梅花大鼓出于北京,老艺人金万昌加工创新,唱腔娓娓动听,将其发扬光大。梅花大鼓一般在前头先加四、六、八句书篇闲文,接着是慢板,唱几段儿后,拍子加快,再转快板,收腔后再唱几句书尾,即算一阕。

花五宝出身贫苦,自幼过继给孀居的姑母抚养,姑母身边还有一个养女,名叫张淑文,很早就在南市的书馆演唱梅花大鼓挣钱养家,艺名叫花四宝。花四宝年轻貌美,生就一副金嗓子,音色纯美,与老师卢成科开辟了梅花大鼓高腔,创立了“花派”,十几岁就唱出了名,收入丰厚,被报纸评为“梅花歌后”。40年代她被一名军官看上,两人结婚,花四宝退出舞台,但婚后生活并不快乐,很早就去世了。

花五宝

花五宝小时候不喜欢做艺,上了一年私塾,同时也跟四姐花四宝上剧场听曲艺,常看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荣剑尘等这些老演员的表演。花四宝出嫁后,养母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为维持生活,花五宝下海卖艺,那年她13岁。

那时候,天津表演曲艺节目的杂耍园子、演艺剧场特别的多,电影院播放电影中间休息,也加一场曲艺,可以说到处都是曲艺。花五宝签约仁昌电台,这家电台每天播放的曲艺类节目长达十个小时,演员实况表演,她每天去电台录节目,同时赶五个剧场,一天差不多要唱九段。

刚开始花五宝唱靠山调,后来改唱梅花大鼓。邱玉山先生是她的启蒙老师,他很欣赏“金派”梅花艺术,基本是按着“金派”的路子教。花五宝又跟着花四宝的师父卢成科学艺,艺术不断精进。

那时候在剧场里面唱鼓曲,台下的观众可以随便点唱,掏几个铜板,让女艺人给唱一段儿《王二姐思夫》,唱一段《探清水河》,这个唱词里就有哥哥长哥哥短。那段日子满大街伤兵,杂耍园子随便闯,花五宝一唱,伤兵就起哄,她气得撂鼓不唱,上来好几个伤兵拿皮带打她。谁也惹不起伤兵,因为这个,花五宝不想干了。

花五宝

50年代,曲艺艺人地位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花五宝热情满怀,改良创作了好几段曲目,《傻泄》是其中的代表。《傻泄》描写林黛玉通过傻大姐得知贾府为宝玉和宝钗定亲,因而伤心欲绝的情节。花五宝将快板书的数唱运用到《傻泄》的对话部分,加快速度,丰富了戏剧冲突,让人听得更明白,可以说大获成功。她又设计了一批曲目唱腔,以情感人,别有神韵。

在舞台演唱实践的同时,1986年,花五宝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她头一批收的徒弟是籍薇、安颖、杨云,后来又有安冰、王喆、杨菲等弟子。花五宝传艺不卖艺,不卖关子,只希望能发扬光大梅花大鼓这门艺术,代代传承。她继承花四宝,算是花派第一代传人,她的徒弟是第二代传人,杨菲收了好多十来岁的小学生,花派有了第三代传人。

2015年,天津市曲艺团给花五宝办了一次从艺80周年纪念演出,地点在中国大戏院。当时花五宝腿疼得走不了路,演出前去医院打封闭针,演出时大幕一拉开,台下座无虚席,她的腿好像不疼了,到台上一打鼓,唱一句台底下一个好,又唱一句又是一通好,声音能贯穿到最后一排。结束后有一个采访,问她怎么那么多人喜欢您呢?花五宝说:“观众好啊!”

年近百岁的花五宝喜欢活动,晚上自己按摩、搓脸、做眼保健操、揪耳朵。她最爱吃粽子,每天中午吃两个粽子。如今她依然离不开梅花大鼓,时不时给女儿、徒弟指点几句唱腔,展示几下鼓点,乐在其中。

花五宝的唱片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