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演绎上海戏剧文化新维度编剧李莉用传统戏曲讲述现当代故事

时间:2023-06-23 07:00:33阅读:1449
7月6日,在宝山区大场镇的一处排练厅里,3D戏剧《创世神话漫游记》的演员们,正在一遍遍彩排、走位。编剧李莉在一旁认真观看,偶尔也会走上前去,与这部戏的导演徐俊交流、讨论。这是李莉从业三十多年来,首次尝试参…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7月6日,在宝山区大场镇的一处排练厅里,3D戏剧《创世神话漫游记》的演员们,正在一遍遍彩排、走位。编剧李莉在一旁认真观看,偶尔也会走上前去,与这部戏的导演徐俊交流、讨论。

这是李莉从业三十多年来,首次尝试参与多媒体戏剧的创作。谈起初衷,李莉说,“上海的舞台机关布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引起轰动,并成为海派舞台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上海作为全国的高科技集散地和重镇,从一个戏曲编剧的角度,想看看3D高科技与戏曲的融合度有多高,这种融合会不会帮助我们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作为这部戏的艺术总监和剧本指导,李莉与年轻编剧们将剧本前前后后打磨了六稿,紧张的排练期之后,这部剧将于8月初在宝山首演。

作为国家一级编剧,李莉编写的作品在上海戏曲界是公认的金字招牌和票房保证:越剧连台本戏《甄嬛》创作至今连演70多场,几乎场场爆满;《燃灯者》取材于上海优秀法官邹碧华的先进事迹,李莉带着年轻编剧们勇敢挑战越剧当代题材,同样好评如潮;还有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现代沪剧《挑山女人》,把包括文华大奖、曹禺剧本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全国文艺类奖项都收入囊中。

进函授班 敲开戏曲编剧的大门

1971年入伍,1983年转业,也许很多人都想不到,如今妙笔生花的戏曲编剧李莉,曾经在海军福建基地服役十多年。是怎样的契机,让她卸下戎装,拾起笔杆子开始文艺创作的呢?

戏曲的遗传因子,其实早已经被父母悄悄种下了。李莉的父母都是戏迷,父亲喜欢京剧,母亲钟爱越剧。在她的印象中,那时候的黑白电视机只有两个频道,母亲总盯着家里那台老式电视机找越剧看。李莉当时还跟母亲开玩笑:“以后我写个越剧给你看”,母亲说:“你要能写越剧,那我做梦也要笑醒啦。”

1983年从部队转业回到上海,李莉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找到你这艘船上最高的那一张帆,然后立即起航,不要再犹豫了。”一名海军战友的话点醒了她。既然喜欢越剧,又有热爱戏曲的遗传因子,为什么不写一部越剧试试呢?

虽然喜欢戏曲,但是想要入门却很难。当时李莉每天踩着自行车,跑遍上海大大小小的剧场,看能看到的所有戏曲,她心里特别希望能有个地方读书,系统地学习戏曲创作。巧的是,李莉当时转业回上海的单位,就在上海戏剧学院斜对面的弄堂里。“有一天看到戏剧学院门口拉出了长长的横幅——编剧函授班招生,报名费30元,我就赶快去报名了。”一年时间,积累了厚厚的一沓资料,还有老师批改的作业,李莉还获得了函授班的优秀学员奖,奖金30元正好抵消了学费。她说:“这30元对我是很珍贵的,一直藏到现在都舍不得用”。

这之后,李莉把在编剧函授班创作的获奖作品,投稿到上海越剧院,虽然没有采用,但是上海越剧院觉得她的剧本基础不错,当时的创作室主任薛允璜就给李莉出了一道命题作文:45天的时间,根据《文汇报》的一篇报道,改写一部戏。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农村里,把女孩错当男孩养了20多年的故事。

经过45天的埋头苦干,于是有了李莉独立编写、走上舞台的第一部越剧——《观音送子图》。

淡泊心境 守住创作的这份孤独

从写出第一个剧本至今,李莉一共创作了大大小小70多部戏,涉猎剧种众多,包括越剧、京剧、沪剧、淮剧、滇剧、白剧、楚剧、桂剧、苏剧、上党梆子、儿童剧等。

2016年起,李莉卸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一职,到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担任艺委会主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写了近10部大戏,多次获得省市类奖项,有两部作品还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创作项目。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从接到一个剧本任务,到完成第一稿写作,一般需要3个月时间。因为习惯晚上写作,基本上每天都会写到凌晨四五点。通常一年下来会写三四部作品,还穿插其他剧本的修改工作,经常忙得晕头转向。”

对于创作,李莉一直有自己的坚守,“要有一颗淡泊心,更要耐得住寂寞。”她说:“当你选定一个题材,就要坐下来,躲进小楼成一统,开始思考、查阅资料和下生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广泛很热闹,如不自律就很容易使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流于浮泛,所以在创作期间,我一定会要求自己守住这一份孤独。”

探索突破 现当代戏创作任重道远

李莉在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和副院长的10年时间里,对于越剧现当代戏的创作一直很谨慎。她认为,“当代戏对越剧来说是一个坎,观众的认可度始终不高。一定要找到合适的题材。既要对越剧题材有所开拓,同时又能受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观众的关注和认可,这样才可能使越剧当代戏稳步前行。”

当代越剧《燃灯者》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要用越剧去呈现法官邹碧华和他的英雄事迹,毋庸置疑,创作难度不会小。李莉坦言,创作《燃灯者》的过程中,准备工作是比较痛苦的。“最苦恼的是恶补法律常识,邹碧华做的是法院的审理工作、法官的管理工作和法治的改革工作,我们对于这些法律专业知识就是门外汉。但是在整个戏里面,如果对于他的工作性质不熟悉,或者人物说出来的话不是一个法官应该说的话,那就很可笑,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恶补。”

2015年12月10日,在邹碧华逝世一周年之际,当代越剧《燃灯者》成功首演,再现了邹碧华的司法理想,感动了无数上海观众。

除了越剧,李莉创作的沪剧现代戏《挑山女人》也饱受赞誉,被誉为“直面人生、直通人情、直抵人心的好作品”,更是三次进京、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获得十多个奖项,让一个几乎边缘化的剧团——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重焕生机。

不过李莉坦言,“越剧现当代戏的市场更有挑战,如果说一部现当代戏能够做到70分的话,它的市场怎么也走不过60分的古装戏。观众会觉得看越剧就要看古代戏,看水袖、看服饰、看漂亮的小生花旦、看妙曼的戏曲程式化表演; 看现当代戏的话,干嘛不去看话剧、电影或者电视?所以对越剧来讲,现当代戏的创作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连台本戏 越剧流派的艺术盛宴

众所周知,上海越剧院的古装戏蜚声国内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 都是代表剧目。而在李莉带领下创作的连台本戏《甄嬛》,让已淡出舞台的连台本戏重回观众视野,2015年曾驻场天蟾逸夫舞台连演20场,在上海乃至全国演艺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为了改编这部戏,李莉花了四天四夜补看电视剧《甄嬛传》,如何把150万字的小说和76个小时的电视剧搬上越剧舞台,浓缩成5个小时的演出?如何做到既忠实于原著,保留最精华的人物和情节,又发挥越剧擅长抒情的特点,体现鲜明的剧种特色?

经过多次研究探讨,在人物上,越剧《甄嬛》将“皇后”、“华妃”两个角色合二为一,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矛盾和冲突也更集中; 在情节上,把温太医和眉庄设置成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突出生死不渝的爱情;在故事背景上,遵循原著小说的历史架空,既融合了汉唐的华丽大气,又充分发挥越剧的委婉清丽。

不仅如此,在连台本戏《甄嬛》中,越剧的众多流派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旦角的王派、傅派、袁派、金派、吕派,小生的徐派、范派、陆派等……成功的改编,让越剧迷们借由《甄嬛》,享受了一场越剧流派的华丽盛宴。

发展传承 剧目和人才都要过硬

说到越剧的历史和传承,自然和上海这座城市紧密相连。100多年前,越剧作为一个小戏班来到上海,扎根上海,后繁荣于全国,成为国内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可以说,在上海的文化视野中,越剧是海派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标志。

在上海,活跃着不少越剧的忠实观众。李莉说,许多中老年观众是资深的越剧戏迷,他们有自己钟情的明星演员和流派唱腔。近些年,年轻的戏迷也在增加,新入门的观众除了被越剧的唱腔和明星效应吸引以外,更在乎故事是不是好看,表演节奏是不是紧凑,剧本传递出来的信息量是不是足够丰富。

作为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越剧的发展,李莉满是热情和期待:“就上海的地方戏曲来讲,能够走出去、走得远,我觉得首推越剧。因为越剧不仅在上海,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乃至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都非常受欢迎,拥有很深厚的观众基础。上海的地方戏应该两条腿走路,沪剧擅长现代戏,越剧擅长古典戏,各有亮点、相辅相成,应该能够走出一条比较宽广的辉煌道路。”

对于越剧的传承,李莉既有期盼,又有危机感。“这些年来,由于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从越剧演员的培养来讲,成效显著;但是现在比较大的危机感来源于一、二度创作,比如编剧、导演、剧种唱腔设计等,都面临着老化或者青黄不接的现状。而且,这些人才的培养与演员的培养不太一样,周期可能更长。”李莉坦言,越剧要走出去、走得远、走得好,我们的剧目、人才都要过硬,要突出越剧特有的审美体验,拿出有文化影响力的作品,打造属于上海自己的文化艺术品牌。

采写:陆志蕊

摄影:首席记者 杨眉

视觉:首席美编 黄欣

摄像:林国华

统筹:融合传播团队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