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导演,风起陇西李严军营片段

时间:2023-06-19 23:03:15阅读:658
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即将迎来大结局,之前设置的所有悬念也都逐一揭晓了,原来剧中杨仪、冯膺和陈恭布局数年的计划,居然就是要除掉李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冯膺不惜将自己搞成了魏谍,杨仪居然能说出北伐可以有…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即将迎来大结局,之前设置的所有悬念也都逐一揭晓了,原来剧中杨仪、冯膺和陈恭布局数年的计划,居然就是要除掉李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冯膺不惜将自己搞成了魏谍,杨仪居然能说出北伐可以有三次、四次,魏延和他的五千精兵甚至可以成为牺牲品。

李严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要牺牲这么多人去除掉他?由于《风起陇西》的作者已经说过了,原著小说就是一部披着三国外衣的谍战剧,可以看做是架空历史,所以我们也暂时抛开历史上的李严不谈,单说剧中的李严,在剧中,开篇便说明了诸葛亮掌控着蜀汉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说李严能够调动的武装力量只有他的那些府兵,以及他在街亭失败之后才接手的司闻曹,而司闻曹里面至少有一半是文职。

剧中的李严从出场到现在,从来没有主动表现过对蜀汉不忠的想法,他只不过是与诸葛亮政见不合,诸葛亮一直主张伐魏,而李严则主张伐吴。并且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站在诸葛亮这边,李严身边好像只有一个狐忠。

就是这样的一个李严到底会对“光复汉室”有多大的威胁呢?杨仪、冯膺等人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将他除掉呢?即使是真的就是觉得不除掉他不行,你冯膺都宁可背负上魏谍的骂名而死了,为什么不在与李严单独相处的时候直接将他刺杀了呢?这种一命换一命的操作岂不是能将蜀国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且还不用留给后世通敌卖国的骂名。

说完了电视剧里面的李严,再来说说历史上的李严,在历史上,李严最早出场是在刘表和刘璋手下任职,刘备入蜀的时候,李严临阵叛变,投靠了刘备,开始的时候李严只是负责一些地方上的剿匪工作,直到夷陵战败之后,李严被升任为尚书令,才算是进入了蜀汉集团的决策层,成为了刘备处理政务的主要助手。

刘备去世的时候,留下遗诏,让诸葛亮和李严辅政“托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并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也就是让李严作为诸葛亮的副手,但是同时又让李严负责管理蜀汉的军事。

不过虽然有这样的遗诏,可李严真正主管军事的机会并不多,之后无论是平定南中叛乱还是北伐,都是诸葛亮亲自带兵,李严的任务基本都是负责筹措粮草。

李严面对这样的局面心中应该是非常不满的,他也不断地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地位,当时东汉行政区划共十三个州,其中,蜀汉只占有益州,最高长官是益州牧诸葛亮,李严为了表面上看起来能与诸葛亮分庭抗礼,便建议将益州东部的几个郡摘出来设置巴州,自任巴州刺史,但这个提议被诸葛亮果断的否决了。

没过多久,李严又想出来了另一条计策,他给诸葛亮写信,建议诸葛亮受九锡,进爵为王。在《风起陇西》里面,陈恭、冯膺等人一直不遗余力地撺掇李严造反,可实际上在历史上,李严却想着给诸葛亮营造出一个想要篡权的假象。诸葛亮何等聪明,马上给李严回了信,信中告诉李严完全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即使你李严有想法,也要等到灭了魏国之后再说。

眼看诸葛亮不上套,李严索性玩了一把狠的,他在诸葛亮北伐击败司马懿不久之后,派人告诉诸葛亮由于天降大雨,粮草难以接济,请求诸葛亮撤兵,诸葛亮没有办法只能在大好形势下班师回朝。李严听说诸葛亮撤兵之后,急忙跑到了刘禅的面前,装作给诸葛亮解释,说诸葛亮可能是要诱敌深入。

李严这种不顾大局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诸葛亮,他将李严给他写的信都交给了刘禅,面对证据,李严也无话可说,最后诸葛亮将李严贬为了庶民。

被贬为庶民之后,李严一直期望这诸葛亮有朝一日能够将他复用,没想到三年之后,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李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知道自己复出无望,没过多久也去世了。

所以说即使是在历史上,诸葛亮对李严也是轻松拿捏,如果真的想要除掉他并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