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打着传统文化幌子的俗气言情剧

时间:2023-05-29 23:07:19阅读:2127
“不同影视剧里的屈原”《大秦帝国》(图)《芈月传》和《思美人》里,人物屈原的不同扮相,“历史正剧”和“古装言情”剧的区别昭然若揭。“不同影视剧里的屈原”《大秦帝国》《芈月传》(图)和《思美人》里,人物…

“不同影视剧里的屈原”

大秦帝国》(图)《芈月传》和《思美人》里,人物屈原的不同扮相,“历史正剧”和“古装言情”剧的区别昭然若揭。

“不同影视剧里的屈原”

《大秦帝国》《芈月传》(图)和《思美人》里,人物屈原的不同扮相,“历史正剧”和“古装言情”剧的区别昭然若揭。

“不同影视剧里的屈原”

《大秦帝国》《芈月传》和《思美人》(图)里,人物屈原的不同扮相,“历史正剧”和“古装言情”剧的区别昭然若揭。

【国剧观察】

把屈原拍成一个缺乏礼数的冒失少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谈恋爱的古装杰克苏,小朋友们还怎么在合适的范畴里理解语文课本里的《离骚》和《湘夫人》?

“还以为屈原在渡劫飞升”

《思美人》接档《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开播,一众偶像演员凭借“颜值担当”撑起这部集“历史、宫斗、玄幻、仙侠、爱情、偶像”于一体的大剧,却遭遇收视的“断崖式”跌落。这个跌落恰恰说明了史的热点并不那么好蹭。

据通稿的简介,电视剧《思美人》是“以群雄争锋的战国时代为背景,讲述楚国大夫屈原在内忧外患的楚国,一边勇敢地与权贵宫斗,拯救楚国于危亡之中,一边与莫愁女相知相爱不能相守,待政治理想破灭,屈原自沉汨罗,莫愁女驾舟远去相忘江湖的故事。”

剧中的屈原一出场便借一场梦与莫愁女相遇。云雾飘渺中,屈原被莫愁女的美丽惊艳,又险些在莫愁女的猛兽坐骑爪下殒命,头戴花环身披藤萝的莫愁女出手搭救,然后跨坐骑悠然远去,独留屈原怅然神伤。大概是屈原创作的诗词中浓烈的浪漫主义和神话色彩给了创作者灵感,最终,一部打着“反映屈原美政理想,折射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全貌”噱头的所谓历史剧,不见历史环境铺陈,不见青年屈原描绘,只剩下着浓郁的仙侠色彩。有网友评论:“我还以为梦里被猛兽追赶的屈原是在渡劫飞升。”

从史实上讲,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莫愁女因擅长歌舞被顷襄王征进宫中为舞姬,她确因出色的歌舞天赋与屈原、宋玉、景差结交,但与屈原之间并未产生男女感情。历史上的莫愁女因未婚夫被放逐而投江,后不知所踪。当然,影视剧胡乱改编历史早已不足为奇,为增加话题热度和娱乐效果的改编套路,中国的影视剧观众也再熟悉不过。坏就坏在,演员呈现出来的效果加重了剧情的尴尬——熟女气质的张馨予和二次元感满满的“杀姐姐”马可,演绎起才子佳人就是有说不出的违和感。这是演技的问题,还是编剧、剪辑的问题?或者兼而有之。

同样是被吐槽“玛丽苏”、不尊重历史的另一部讲述战国时期的电视剧《芈月传》,如果和《思美人》相比,那可真是好太多了。芈月再女主光环,至少你是看得到环环相扣的情节铺垫;芈姝的“黑化”,也有种种诱因。但在《思美人》里,屈原的爱情起源,是因为梦里的“山鬼”和莫愁女长着同一张脸而爱上莫愁女——这是鬼故事吗?

这样的“杰克苏”屈原真的能写出《离骚》吗?

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罢,在情节和人物设定上,最重要的就是“逻辑自洽”,而现在看来,《思美人》就是投机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却又对应该有的人物经历、政治哲思泛泛而过。如果你是架空历史的一个IP,也就随便怎么扯了,《琅琊榜》不就是一个绝佳例子吗?但是历史剧改编是有空间和边界的,影视剧作为文学艺术作品,虽然不肩负对既有史实和人物定论的考据义务,也不能过分颠覆既有史实。把屈原拍成一个缺乏礼数的冒失少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谈恋爱的古装杰克苏,小朋友们还怎么正确理解语文课本里的《离骚》和《湘夫人》?

文艺作品应该坚守一个基本的历史观。历史上昏聩无能、重用佞臣的楚怀王在《思美人》中胸怀稷,鼓励屈原不要困于斗室之中诗词歌赋,把才华用于楚国的治国朝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句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也穿越到战国时期,被狩猎的侍卫和士兵们大喊以壮士气;青年屈原因观看莫愁女表演的“百戏”耽误了楚国重大的祭祀,而“百戏”一词也是起源于汉代的名称;屈原可以在监狱里喝酒大醉,不必理会战国时代只有祭祀才能喝酒,只有王公贵族才有权力喝酒的常识……

为了“剧情”,一群穿着并不严谨的战国服饰的古人,毫不犹豫地用现代思维、现代逻辑、现代礼节来讲一个古代社会里的青春偶像故事,“捡了故事,丢了历史”一语成谶。

如果仅仅因为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客观上造成了历史人物的空白,的确可以发挥想象力。但史上对于屈原的记载,还是相对丰富的。“既莫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从一位贵族少年到政治家、从政治家到文学家、从文学家到诗性哲人,屈原的形象可以在它的作品中找到丰富的给养,但是影视剧非要用网文IP的逻辑去“创造”,不仅无法成就历史剧,相反还消解了故事性和可信度。

历史题材使影视剧长盛不衰,得益于它呈现出的文化意蕴和历史感,以及凭借历史和文化彰显出的艺术张力。但影视剧改编又是一个极富难度的工种,编剧需要有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才能不露怯。《思美人》既然有志于把历史文化标签贴在最前面,它就许诺了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时代背景,也许诺了一个才华横溢、思接千载的主人公屈原。很遗憾,现在看来这又是一部打着“传统文化”幌子的俗气言情剧。

□王文静(剧评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